文化導向地理資訊系統教材(電子書)

2012年8月30日

100_2東台灣歷史圖像與行動數位導覽_課程簡介

      為了回應台灣產業轉型、社會與環境變遷需求下跨領域、文化創意及具高度人文社會關懷熱情之整合性人才培育的需求,教育部顧問室於100年8月啟動了「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規劃由高等教育師資投入智慧生活新興領域教學,並同時誘發產業資源的投入,強化智慧生活教育的教學能量。當前導入智慧生活科技的新興產業中,「文化創意產業」是發展快速、與常民生活緊密關聯,尤其與臺灣當前整體國家戰略深切相關。因此以文化創意產業為發展重點的「臺灣智慧生活文化創意產業跨校教學聯盟(簡稱智活文創教學聯盟)」強調以「創意」及「科技」作為創新因子,加入既有的生產、空間、環境、自然、歷史文化,由此來創造附加價值,擴張市場規模、提升競爭優勢,建立台灣下階段產業與社會永續發展的基礎。

    「東台灣歷史圖像與行動數位導覽」為教育部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下,由「智活文創教學聯盟」所開設的數門先導性課程之一。該課程屬於智慧生活「雙層三明治課程架構」的高階實作專題課程。課程內容結合文化導向智慧生活科技的最新應用趨勢,一方面反思當前文史數位典藏使用的現況與加值需求,另一方面引導學生發揮文化創意與跨領域學習的效益。由於東臺灣位處臺灣後山,其自然環境、族群關係與文化發展有其獨特的面貌,本課程規劃從老照片、舊地圖與歷史航照等歷史圖像資料,作為文化導向智慧生活科技與在地文史觀光與文創產業發展的重要「觸媒」,以日漸普及的行動導覽平台裝置上,進行數位成果的加值、導覽遊程規劃以及結合智慧生活科技平台的文創導覽活動設計。

image
圖1.本課程的教學模組與實際授課內容大綱

    本課程的三個創新特點,包含「T型創新人才培育設計」、「可移植的課程模組化設計」、「智慧生活科技的場域實作應用」。本課程不僅是少數從人文學科導入智慧生活科技應用的跨領域課程,教學過程也特別重視田野的調查與場域現場的智慧生活平台實作,除了將與在地社區串連,也將與資策會開發行動導覽平台的技術人員合作進行Living Lab的實證與文創活動設計。整體而言,本課程達成的學習效益包含:

  1. 歷史圖像的數位解讀與加值應用:包含老照片與現況地景的的古今對照、影像編修,與歷史地圖的時空套疊、定位;以及相關文化創意軸線的思考。
  2. 智慧型行動導覽平台的後台管理與內容建置:包含POI(景點)、LOI(景線)、SOI(故事主題)的腳本撰寫、圖文設計、影音剪輯、以及相關屬性清單的建立。
  3. 創意行動導覽遊程的設計能力:以歷史文化圖像為媒介,結合在地特色產業、觀光景點、歷史地景等元素,建立具文化創意與產業活動的行動導覽遊程。
  4. 運用最新行動導覽載具的能力:能熟練使用各類型的行動導覽平台(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為型投影機等),了解不同平台間的優勢以及可運用的導覽模式。
  5. 網路社群經營以及數位傳播行銷能力:利用本課程以及教學聯盟的網站,將本課程的實作成果與創新設計產品,發表並分享至網路上,創造新一波的數位傳播與文化行銷的各種可能性。

本課程的專家論壇與場域實察過程,已出版四本成果手冊。讀者可由以下電子書連結線上閱覽。

2012年8月29日

<轉載>數位地圖秘辛與反思

數位地圖秘辛與反思

鉅亨網編輯楊琇羽 綜合報導 2012-08-29  17:3

數位地圖是行動裝置最受歡迎的應用之一,但是這些免費的地圖裏面透露著哪些訊息與秘密,你,想過了嗎?

英國《衛報》記者 Oliver Burkeman 近日撰文提出對地圖科技的看法,也對此提出一些哲學性思考,而非僅止於隱私權保護的考量。當前地圖科技商業應用發揮的最淋漓盡致盡至者,當屬谷歌(GOOG-US)。一回它在群聚全球科技菁英大會上,留下科技歷史性的一頁;拼接一起的八個大型液晶螢幕,播放著 Google Earth 衛星影像,透過前方搖桿操作影像移動的位置,就恍如飄浮在上空俯瞰地球。

图片说明
(圖片翻攝自 Google Earth)

許多人接觸谷歌衛星影像地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快速移動至自已最熟悉的地區,再透過不斷放大畫面,從上空重新認識以往熟悉的街道與空間。

不過,谷歌這項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獨門功夫,蘋果(AAPL-US)卻不讓其專美於前。蘋果在今年 6 月一場開發商大會上正式宣告,新一代 iPhones 與 iPads 不再搭載谷歌地圖,要的人自己下載安裝,未來取而代之的是蘋果自家研發的地圖。

地圖變革

倫敦大學製圖歷史學家 Jerry Brotton 表示,文藝復興時代地圖的製作從手繪進階到印刷,這項改變讓地圖變得普及。近幾年流行的數位地圖,則是加速地圖的發展與應用,從而改變人類的生活。舉例來說,許多人可以透過智慧手機查詢地圖與最便捷的路線到目的地。

Axis Maps 繪圖公司創辦人 David Heyman 指出,谷歌在 2005 年推出地圖服務,此前,人類都是憑著紙本地圖慢慢地尋找道路與地名。谷歌地圖誕生後,使用者在輸入地址時,網頁也會出現目標地點相關的其它資訊,例如房屋出租、或是在某地最棒的印度料理餐廳。

有關 Google Earth 誕生的故事,谷歌共同創辦人 Larry Page 與 Sergey Brin 曾表示,一回美國新聞網播放美軍轟炸伊拉克的衛星影像,這個衛星影像深深吸引著他,該影像是由美國中情局資助成立的衛星圖像軟體公司 Keyhole Inc. 提供。資金雄厚的谷歌,後來買下這家公司,並在 2005 年推出 Google Earth。Page 買下 Keyhole 的理由是因為覺得這項功能很酷,但 Burkeman 認為此言差矣,Page 買下這家公司與建立 Google Earth,背後是為了整合搜尋功能與增加商機。

地圖商機

谷歌的 Google Earth 與地圖確實吸引消費者目光。表面上,這樣的功能為消費者提供生活樂趣與便利,但背後卻挾帶龐大搜尋商機。搜尋引擎幫助用戶從龐大資訊當中取得重點,再來與地理空間結合,商業機會由此而生。用戶透過谷歌搜尋功能輸入餐廳、診所、租車公司等關鍵字,廣告主的曝光與商業機會就隨具地理關聯性的搜尋結果而至。另外用戶在透過谷歌或蘋果搜尋資訊時,這些資訊同時也會被寫入業者的數據中心。

到底這些公司搜集了你什麼樣的資訊?而他們要這些資訊目的何在?這樣說好了,當你透過智慧手機使用地圖服務,搜尋服務提供商就愈能夠掌握你現在的地理位置,而用戶接下來就會取得所在地鄰近商家的廣告。而在查詢兩地之間的交通建議時,Burkeman  推斷建議路徑有可能不是最便捷,而是有途經廣告主商店的最便捷道路。透過使用智慧手機全球衛星定位與室內定位系統,服務提供商愈能夠掌握用戶所在位置,因此商家能夠藉此每日做最有效的行銷資源配置。

數位地圖焦慮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人文地理資深講師 Martin Dodge 表示,數位地圖正在形塑我們的生活。Dodge 強調他不是偏執狂,但他懷疑這種免費又看似無害的服務,可能正無形中收集與判讀用戶的各種行為模式訊息。

地圖及隱私權保護焦慮愈來愈高,正如紐約州參議員 Chuck Schumer 所說,人們在私領域應有免除被高科技窺伺行為與隱私的權利。德國法律同意個人有權要求谷歌街景視圖,將用戶住家外觀影像模糊化。

谷歌與蘋果堅持,他們對於用戶個資不感興趣,系統也必須透過用戶長期使用該服務,才能夠取得具商業價值的數據。不過《衛報》Burkeman 認為,谷歌與蘋果的地圖服務可能不僅止於在一旁觀察我們的喜好,有些時候還塑造我們的喜好。谷歌的地理空間技術專員 Ed Parsons 有回在科羅拉多州一場會議上提到,地圖功能是提供人們生活的便利還是恐懼,僅在人們的一念之間。

地圖哲學問題

Burkeman 也提出有關科技的哲學性思考。他指數位地圖無所不在,把人們從現實生活中抽離,並過度依賴智慧手機的數位地圖,因此無法有機會感受到在一座城市中迷路的滋味,從而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在搜尋資訊過程中,還會被其它相關搜尋結果干擾分心。另外,有了這些科技輔助,人們也毋須停下腳步,向他人請教指點方向,未來人們與這座城市,是否會更感疏離?

有人悲觀,有人則樂觀以對。繪圖公司創辦人 Heyman 不認為現在有了科技的幫助,人們就比較不會迷路。Heyman 表示當他走到一座新城市,他會更隨興走逛,因為他知道有地圖科技在身邊,就一定有辦法走回原地,不用因擔心迷路而減少在這座新城市冒險的樂趣。

總而言之,Burkman 提醒讀者注意,地圖科技並非是完全客觀中性的服務,人們不應過於依賴科技來決定生活的態樣。誠如過去幾十年或百年前各個國家的官定地圖,它反應的是掌握政治或軍事權力者的世界觀,以及他們想要人民看到的世界,並非代表真實客觀的地理樣貌。

到了現代社會,權力已出現位移,掌握科技的人掌握了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而這些 「新掌權者」 多集中在美國加州矽谷。Burkman 語重心長表示,他不是要教人反對地圖科技,但是要提醒人們要能意識到,他們正從掌握科技大公司的利益出發或角度在看世界與行動。

2012年8月21日

日治後期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的數位人文考察(摘要)


    臺灣在二十世紀末啟動的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十多年來的執行與圖資蒐集已有豐碩的成果。尤其是日治時期的大比例尺地形圖,藉由國內各典藏單位的彙整與海外徵集,從1896年的二萬分一迅速測圖到1944年五萬分一的編纂圖幾乎都已全數蒐羅齊全。目前最常被使用的日治大比例地形圖主要為《臺灣堡圖》與《臺灣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前者測量範圍以平地為主,約占台灣面積的60%;後者以西部平原為主,測量範圍僅占台灣面積的45%。而測繪範圍含括台灣全島日治後期的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卻因測繪期間最長,版本最複雜,且因二戰期間作為軍事密圖的嚴密管理,至今仍無完整的典藏研究報告,甚至有不少與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混用或誤用的情況。


日治後期的五萬分依地形圖不僅全部是經正式三角測量的基本圖,部分地圖使用空中攝影併用地面攝影的方式製圖,提供了日治前期臺灣中央山地未調查完成的詳細地形資訊,且個別圖幅(總計110個圖幅)往往有多個版本,直至日本戰敗為止,20年間一再更新補測,因此在邊界、聚落、道路等方面留下豐富的人文與自然環境資訊,其重要性不可言喻。日治後期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過去未受重視的原因,除了同是日治後期的臺灣兩萬五分一地形圖、中央山脈及東部地區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的廣泛使用之外,戰後國民政府沿用美軍戰時測繪的五萬分一地形圖,並修訂為聯勤版地形圖有密切的關係。

    本研究欲藉由地理資訊系統(GIS)及相關數位科技,將目前已可取得的日治後期五萬分一地形圖進行系統性的調查。圖資來源包括中研院數位化的水利署、美國國會圖書館地圖、日本學生社復刻出版、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及台灣歷史博物館的數位典藏圖資、日本國會圖書館、國土地理院的複印本,以及東京大學捐贈台大圖書館的外邦圖數位典藏圖資。本研究將藉由數位人文的考察,嘗試回答以下日治後期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幾個關鍵性研究課題:

1.       釐清日治後期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的四大測繪類型及其圖幅範圍,包含(1)1920年代由《臺灣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縮製而成的編纂圖(2) 1930年代補測的高山地區地形圖 (3)因戰事及國防因素圖幅的改版與要塞地空白的覆蓋 (4)終戰前夕對海拔3000公尺以上山區及部分平地軍事地區的測繪。
2.       探討日治後期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測繪的20年間,不同時間序列及歷史發展背景下的圖幅測繪位置及其空間變遷,尤其是分析日本殖民政府在終戰前測繪區域的地理特色及其空間意涵。
3.       本套地形圖日治後期測量精度最高的地圖,本研究將藉由地理資訊系統的套疊分析,這套地圖在行政邊界、蕃界、蕃社位置、戰時新增軍事設施及道路,有哪些其他地形圖上不易得見的地理資訊,並舉例分析驗證。

前數位時代對於歷史地圖往往只做到圖面的掃描存檔,但也常出現各種版本也混淆不清及圖幅的誤判,或因為圖資蒐集的不完整,導致詮釋資料紀錄的不足。今日藉由不同數位典藏來源的交叉比對,以及數位人文技術的展開,不僅可更清楚釐清日治後期最具代表性的五萬分一地形圖的繪製脈絡,也將運用空間資料探勘、圖資空間分析等方法,處理前數位時代難以觀察的人文現,進而深化台灣在日治後期的歷史地理研究。
 
G-contents@NDHU Copyright © 2009 Blogger Template Designed by Bie Blogger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