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導向地理資訊系統教材(電子書)

2015年5月31日

轉載/不只講教科書分享感動的太魯閣


圖:首批的文資導覽培訓「走進太魯閣─神雕峽旅」工作坊,昨天完成第一梯次受訓,正取學員有三十五位,有二十八位通過認證,獲得專屬徽章及獎狀,通過認證學員,也將成為各單位尋訪文資導覽專員時的優先推薦名單。(記者黃婉婷/攝)
首梯文資導覽培訓結業 

「走進太魯閣─神雕峽旅」工作坊 28位通過認證 成為各單位尋訪文資導覽優先推薦名單
記者黃婉婷/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與東華大學合作舉辦的首梯文資導覽培訓「走進太魯閣─神雕峽旅」工作坊,昨天完成第一梯次受訓,正取學員有三十五位,有二十八位通過認證,獲得專屬徽章及獎狀,通過認證學員,也將成為各單位尋訪文資導覽專員時的優先推薦名單。參與學員大多為觀光旅宿從業人員,他們表示,有別以往的賞景導覽,由人文歷史縱深的角度重新認識太魯閣,期許未來能以「有溫度」的解說,引領遊客走進太魯閣之心。

更了解太魯閣生態文史

 從台北遠到而來參與課程、計程車創新學院的魏瑞儀說,這次的培訓,更了解太魯閣的生態、歷史、人文,帶隊導覽能更深入解說;學員羅耀星說,以往只有聽課,去太魯閣也走馬看花,現跟隨老師親至現場踏查,更了解太魯閣的多樣的地質生態及歷史人文。
首梯文資導覽培訓,在二週內共四天的工作坊課程,講員陣容涵蓋太魯閣嚮導與歌手一好屴夯、東華大學民族所博士班金尚德、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李光中教授、太魯閣國家公園資深解說員林茂耀、古道專家鄭安晞 、繪本作家李如青等人,分別就太魯閣族文化、太魯閣百年戰役、世界遺產、自然資源和中橫開發的人文故事等面向,更深入太魯閣在臺灣文化的重要性。

APP建置數位導覽旅遊路線

  計畫主持人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郭俊麟並以人文數位行動導覽的專長,指導學員運用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APP功能,建置可供公眾使用的數位導覽旅遊路線。融合數位科技的新嘗試,也增加實務導覽的工具利用。
花蓮縣文化局長陳淑美表示,參與學員大多為觀光旅宿業、導遊領隊和計程車司機,對太魯閣導覽早已嫻熟,對景點並不陌生。然而,授課方向著重於人與人、人與自然互動的歷史軌跡,充滿情感和溫度的視野。講員們的上課內容,無異也是個人生命與太魯閣交織的感動,每個學員上課後都覺得獲益良多,並對未來多元觀光人口己有上緊發條的準備,以達推廣保存維護本縣珍貴文化資產。
創作「你的」太魯閣經驗

   繪本作家李如青提到,並不是要講述教科書的太魯閣,而是「你的」太魯閣。他以自身創作《紋山》的經驗,想像自己吊掛在千米高的絕壁挖鑿公路,山風很大全身搖晃。中橫是一條以生命開拓出的刻痕,這道刻痕留在太魯閣土地,也留在人的身體和心靈。

     經過幾天室內課程引導,學員昨日進行戶外導覽,覺得比以前更被太魯閣一草一木所打動,六組學員也以自己的豐富經驗,設計三天二夜太魯閣主題小旅行,並上傳導覽景點內容於「文史脈流行動導覽APP」上。這些數位內容不僅展現了本研習豐碩的學習成果,也可供大眾瀏覽使用,推廣花蓮文化觀光導覽。

     首梯三十五位學員,共有二十八位通過認證,花蓮縣文化局除頒發證書之外,特別製作文化資產導覽徽章,鼓勵學員未來投入花蓮文化深度旅遊的導覽工作。本次太魯閣文化培訓班課程為因應報名者眾,特別加開第二梯次,將於六月三日開課,為期四天,第二梯次研習名單己於五月二十日在花蓮縣文化局美術館抽出。

2015年5月23日

神雕峽旅文資研習相關報導/李光中:傑出普世價值需3大要素支持

太魯閣申報世遺
包含符合登錄基準、通過完整性跟真實性檢驗 以及未來的保護和經營規劃  更生日報記者黃婉婷/報導

DSC08925

太魯閣國家公園若要申報世界遺產,需符合世界級的「傑出普世價值」,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光中指出,「傑出的普世價值」是跨越國界和世代的,意指文化與(或)自然的特徵是極為特別,足以跨越國界,且當代與未來的全體人類都認同其重要性。而「傑出的普世價值」需三大要素支持,包含符合登錄基準、通過完整性跟真實性的檢驗,以及未來的保護和經營規劃。

    世界遺產的登錄基準有十項,第一至四項為文化基準,五至十項為自然基準,對應登錄基準,第七、八、九、十,這四項與太魯閣國家公園最有關聯。第七項「風景美質」具極為優越的自然現象、或具有非凡自然美和美學重要性的地區;第八項「地質地形」代表地球歷史上某些主要階段的傑出例子,包括生命紀錄、地形發育過程中重要的現代地質作用,或重要的地形現象等。

    第九項「生態過程」,在陸域、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態系以及動植物群落的發展和演化過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現代生態和生物作用的地區;第十項「生物多樣性」,具有最重要的就地(in-situ)保育生物多樣性之自然棲地,包括具有傑出的普世價值之瀕危物種所在之棲地。

太魯閣擁生態及物種多樣性

   太魯閣風景美質吸引不少遊客,板塊運動、立霧溪下切的峽谷、河流回春作用可呈現地球的歷史、地貌的演變,短距離的海拔變化,使得太魯閣有著生態及物種多樣性。

    「傑出的普世價值」的第二要素,完整性跟真實性的檢驗,真實性指的是文化遺產真實無假;完整性是一種瞭解自然遺產完整無損程度的方法,需要評估,展現傑出的普世價值所必要的所有要素、擁有適當的範圍大小,足以完整地呈現代表遺產重要性的現象與作用、遭受開發與(或)忽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李光中說,若太魯閣要列為世界遺產,涵蓋範圍要到哪才夠完整,若有破壞,則會降低完整性。

    有人詢問,立霧溪河口的亞泥,是否會降低完整性?李光中說,歷史的發展無法改變,但也未必因而不能列入世界遺產,而是當專家來現地考察時,我們該如何解釋或已造成的,又該如何補救?李光中介紹,世界遺產的評估和審查過程主要包括下列五項步驟:相關資料收集彙整、專家審查、現地考察、世界遺產作業小組審查、總結建議,才得以被列為世界遺產。台灣雖非聯合國會員,但有不少專家都曾被徵詢是否參與其他國世界遺產的審查,他也曾被徵詢過。

    第三要素,有無法定的經營管理計畫,包含妥善的立法、健全的財務、有效的行政機構和人員的配置、社區和其他重要權益關係人的充分支持和參與等,太魯閣國家公園若要申請世界遺產,與當地太魯閣原住民的關係為何,是否得到充分的支持與參與。
一旦列世遺 全球民眾共有保護

   李光中說,世界遺產是榮譽,也是責任,一旦被列為世界遺產,意味這個遺產不僅是國家,更是全體人類所共同擁有的,值得全球民眾共同來保護注意,免於受破壞的威脅。值得注意的是,不是被列為世界遺產就永久有榮譽,天災或人禍也可能導致被除名,目前已有兩個世界遺產被除名。

美質恰巧也是落石成因

    李光中說,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美質來自板塊運動、地形地貌的抬升、颱風、氣候的影響,美質恰巧也是落石成因,這也是太魯閣經營管理的核心問題。

走進太魯閣神雕峽旅-文資研習啟動/新聞報導'轉載與活動照片剪影

內容包括太魯閣原民文化、中橫歷史等 盼藉此提升導遊領隊人力素質 帶領遊客深入認識花蓮文化  更生日報記者黃婉婷/報導

DSC08716

     花蓮縣文化局昨天在美術館藝沙龍開辦首屆的「花蓮縣文化資產導遊領隊培訓計畫」太魯閣「神雕峽旅」培訓課程開幕式,共有三十五名學員參與,花蓮縣文化局長陳淑美表示,期盼透過培訓課程,培訓優秀的解說人才,帶領遊客深入認識花蓮的文化。

     陳淑美說,公部門往往花錢在硬體整修,軟體的經費相對稀少,傅縣長以觀光立縣為主軸,許多人常說,花蓮有好山好水,但除了好山好水外,還有更多值得被述說的故事,花蓮縣文化局跨時代性的創舉,開辦文化資產導遊領隊培訓,希望觀光文化手牽手,讓旅客都能認識花蓮美景背後的文化意涵。

    陳淑美說,原本擔心這樣的課程,有興趣的人不多,原先預計招收三十五名,卻有一○五人報名,超出三倍,其中七成為觀光直接從業人員。為回應實際需求,文化局將「加碼」舉辦第二梯次,以充實縣內文化資產導覽人才。陳淑美表示感謝外,更期盼藉由課程的設計,提升導遊領隊人力素質與國際競爭力,並以縣內文化資產點之歷史脈絡為基礎,也希望學員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
經常聽到錯誤解說
   
    立德布洛灣山月村副總經理鄭明岡說,自己在山月村常常聽到許多導遊導覽解說錯誤,像是介紹原住民是母系社會,所以紋面;中橫是原住民及犯人開的這種離譜錯誤,感謝花蓮縣文化局開辦這麼有意義的課程,讓大家除了欣賞太魯閣美景外,也能更認識背後的文化資產故事。

與行動導遊結合

      負責籌辦設計課程的是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暨研究所老師郭俊麟說,現在強調翻轉教室,領隊導遊也要翻轉,第一線導遊對在地知識很敏銳,如何與行動導遊結合,領隊導遊能帶給旅客更多及更深入的文化體驗。

     昨日培訓開幕來賓有立德布洛灣山月村副總經理鄭明岡、花蓮優質民宿協會理事長劉玲玲、花蓮導遊領隊協會理事長賴興岳等,課程內容包含文化導向行動導覽APP入門、太魯閣原民文化、太魯閣百年戰役、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太魯閣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自然景觀導覽與解說、文化導向行動導覽APP應用實務、太魯閣古道秘徑尋幽、太魯閣中橫歷史、文化導向行動導覽應用、太魯閣自然景觀暨文化資產導覽實務等。

    花蓮縣文化局表示,首場報名盛況顯示,花蓮觀光旅遊產業已逐漸朝深度文化之旅發展,不但遊客喜歡造訪文化景點,亦突顯花蓮縣文化推動之成效。為充實本縣文化資產導覽人才,並推廣文化資產保存觀念,花蓮縣文化局將於今年六月三、四、十及十一日,舉辦第二梯次研習,提供己報名者更多的錄取機會。第二梯次研習名單於昨天在學員及政風處人員見證下抽出。

2015年5月8日

全國首創文資導覽人才報名熱烈 文化局將加碼增辦第二梯次


      花蓮縣文化局將於5月20日起舉辦的「104年度文化資產導覽人員培訓」計畫,首場研習「走進太魯閣-神雕峽旅」,獲得熱烈回響,報名人數衝破百人,為原本預訂名額的3倍。為回應實際需求,文化局將「加碼」舉辦第二梯次,以充實縣內文化資產導覽人才。

      花蓮這項計畫為全國首度因應文化資產導覽解說開設工作坊,導入時下最「夯」的行動導覽APP數位內容製作的教學。學員出席指定時數的課程,並完成導覽內容的數位遊程規劃,分享於課程專屬APP,即可獲頒研習證書。首場『走進太魯閣-神雕峽旅』研習原定招收35位學員,以具有導遊領隊執照者、導覽志工、文化觀光旅宿業者、大專學生為主要對象。

     至活動表訂之5/7截止日,報名人數已達105人。其中有四成為觀光旅宿業者、三成為專業導遊領隊人員、近兩成為大專學生,其餘為公教、社區及退休人員。

      文化局陳淑美局長表示,由首場報名盛況顯示,花蓮觀光旅遊產業已逐漸朝深度文化之旅發展,不但遊客喜歡造訪文化景點,亦突顯本縣文化推動之成效。為充實本縣文化資產導覽人才,並推廣文化資產保存觀念,文化局與承辦單位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協商後,決定以相同研習課程於6月3日、4日以及6月10日、11日,舉辦第二梯次研習,提供報名者更多的錄取機會。

     本次研習業於5/8上午11:00於花蓮文化局石全廳公開抽出第一梯次的正取35名及後補20名。待保證金繳費確認及遞補完畢後,5/20下午再從第一梯次未錄取名單中,重新抽選第二梯次的正取35名及候補。相關內容請參閱文化局及報名網站。

說明:本次公開抽籤由文化局人事室主管擔任監察人,於11:00準時抽籤選出研習正取及備取號碼。

第一梯次之正取、備取名單如下
(因應個資法,不在網路公開全名,以下各位學員另以Email寄發通知):

正取35人:許○涵、萬○益、黃○軒、羅○星、呂○瑋、楊○菁、魏○儀、蔡○燕、郭○珍、鄧○英、高○遠、李○翰、曾○○妤、楊○妮、黃○婷、陳○聖、邱○榮、張○興、曾○璿、李○玲、陳○○隆、黃○周、李○鑛、黃○伶、葉○錦、林○證、胡○珊、冒○強、劉○梅、李○宗、陳○婷、連○祺、陳○晴、陳○秀、闕○宏。

備取20人:蘇○正(備1)、詹○渝(備2)、張○瑞(備3)、王○茹(備4)、邱○龍(備5)、賴○緯(備6)、胡○幸(備7)、鄭○玲(備8)、郭○銘(備9)、康○能(備10)、余○鈞(備11)、蔡○芳(備12)、解○正(備13)、林○卿(備14)、盧○君(備15)、黃○進(備16)、陳○齊(備17)、馬○國(備18)、邱○蘭(備19)、張○怡(備20)






 
G-contents@NDHU Copyright © 2009 Blogger Template Designed by Bie Blogger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