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導向地理資訊系統教材(電子書)

2009年8月28日

莫拉克風災相關遙測影像資源

災後國內許多整府機關與學術團隊已快速的對莫拉克颱風所造成南臺灣嚴重災情進行遙測衛星影像資料彙整與資訊公開。在基礎資料提供方面,主要有農航所及國家太空中心的災害前後遙測影像及航空照片,加值處理與網路GIS界面提供的團隊不少,最具代表性的大概是中央研究院GIS中心及成功大學福衛二號快速應變團隊。這些資訊的彙整與快速公開,也展示了不同團隊整合遙測影像資訊及應用GIS2.0技術的能力。

中研院的巴巴風災整合地理資訊系統提供了農林航空測量單位的空拍圖資,及一些GIS套疊比對及測量、環域分析等功能,成大團隊則公開了國家太空中心的福衛二號衛星影像,包含三圍的立體像對可供下載使用。

以下是這些網址的簡單介紹:
image
以台東太麻里為例,觀察並測量洪患後的河道週邊變遷。image
中研院GIS團隊提供的測量與圖層分析工具。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成功大學福衛二號快速應變團隊提供了災害前後影像搜尋比對系統,另可直接跟該團隊索取全解析度三維立體影像的GoogleEarth檔案。

image

image 
影像版權:國家太空中心

其他還有很多精彩的資料彙整與分析資源,可參考中研院的Google map/earth觀察報之莫拉克颱風災後航照影像及GIS文章或 莫拉克颱風災情資訊網

有關災害的分析,有篇部落格文章寫得很精彩,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相信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地理教材)

1.八八水災事件筆記本:小林村災變的觀察與分析
2.八八水災事件筆記本之二:小林村災變的自然因素及其相互關係

2009年8月19日

轉載:克魯曼會如何解讀南台灣水患?

作者:朱敬一 出處:20090817中國時報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保羅克魯曼是世界知名的學者,外界常以為他是以預言亞洲成長難以為繼、唱衰美國股市、預測亞洲金融風暴而成名。但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克魯曼對於亞洲匯率或紐約股市的預言都只是小品文章,是講給社會大眾聽的科普語言;有新聞性與話題性,卻非擲地有聲之作。真正受學界推崇、讓克氏拿諾貝爾獎的大塊文章貢獻,一是其貿易理論、二是其「經濟地理」論。去年瑞典皇家學會所引述的克氏成就,亦不脫此二端。

經濟地理 分析區位選擇

什麼是經濟地理呢?大致說來,它在描述廠商設廠、居民落腳等區位(location)的理性選擇。例如,台塑為什麼要去德州設工廠?台商為什麼要遷移至中國大陸?仁寶為什麼要到越南開設分廠?什麼人會選擇帝寶或鴻禧山莊為住宅?這些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區位經濟選擇。

產業形態 南北顯著差異

在克魯曼之前,研究經濟地理的學者都習慣於古典的「報酬遞減」的假設(意即某地區若廠商數越多,每家廠商的設廠成本就越高),以便於他們的分析推演。但這樣的分析架構卻有其明顯的缺點:由於報酬遞減,故某個地點若是廠商進駐太多,每一家的設廠報酬都會減少,於是就不利於新廠商進駐。因此,傳統的區位理論不能解釋「都會」、「園區」等發展日益龐大的經濟聚落。克魯曼提出一套新經濟地理論,將「廠商聚集越多、大家越方便」這個因素納入考慮,遂能解釋新竹科學園區、台北都會區發展等都會不斷擴張的社會現象。

其實,台灣的南北差距,多多少少也是克魯曼聚落理論的實踐。當竹科、內湖、南港科技園區越成氣候時,其網路、銀行、外語學校、商店、交誼場所就越便利,於是就更容易吸引科技廠商進駐。久而久之,如果台灣南部的科技建設相對不足,就很不容易成為科技區域,於是科技廠就益發不易往南發展。相對而言,南部的發展重點也許就會走向花卉、水果、海景觀光等。

要注意的是,如果北台灣逐漸發展成為高科技聚落,那麼也會有經濟以外其他社會面向的集中趨勢。高科技廠商自然也傾向吸引高教育的科技人才遷徙。於是經濟地理的差別難免也會是社區教育文化的差異。再者,高科技工廠與自然界互動較少,相對而言比較沒有水土保持的問題,但農業區位則不論是檳榔、茶葉、高山蔬菜、高冷水果,都得面臨環境保育的挑戰。如果操作不善或管理不佳,就會增加受天災侵襲而受損的機會。同理,沿海的養殖業者也易受地層下陷、海水倒灌的威脅,這也是科技型聚落所少見的。

水患背後 亦有經濟地理

一個莫拉克颱風為南台灣帶來水患,這背後有天災(瞬時雨量超大)、有人禍(撤離與救災),但更有經濟地理發展的區位吸引力。看來,台灣南北的差距形成,是有它的產業區位慣性背景的。

南北平衡不能只靠地方制度法或三都十五縣等政治安排解決,也要靠產業政策的佈局與規畫。國土規畫不只是幾都幾縣的數字問題,更是都會內涵與產業型態的問題。南台灣水患的背後,恐怕也有經濟地理的嚴肅課題。

(作者為中研院院士、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原文刊載於20090817中國時報)

2009年8月18日

Google Map台北360度街景地圖上線囉

大家引頸期盼的Google 街景地圖終於在今天上線了。Google去年底開始收集台灣地圖街景,經過近8個多月的努力,台北都會街景地圖部分已經在今日上線。Google街景地圖服務主要搭配GoogleMap衛星影像,把地圖縮放工具列上的人物圖示拖曳至街道上,即可顯示該地水平360度、垂直290度實景。以下是淡水漁人碼頭的街景地圖實景。

image
image

有個小遺憾,Google街景實拍車沒辦法開到堤防或橋上去拍360度全景,不過Google提供了一個貼心的補償。右上角有個使用者相簿,點選進去即可觀賞USER所分享的精彩景點照片囉!
image

趕快去用看看吧!   Google Map

2009年8月10日

用1944-45年軍事密圖看台南飛行場

image


前年美國德州大學圖書館在網路上公開了Formosa city plan系列地圖後,在台灣阿宅界引起廣大迴響,中研院GIS中心也將此系列地圖套疊至Google衛星影像,提供檢索與套疊服務(包含線上疊圖,下載kmz檔案以及連線至德州大學下載原圖影像檔)。

<新舊地圖比對連結>

筆者挑選台南地區的美軍都市地圖,比對台南機場在二戰期間的樣貌。雖然這張圖很清楚的將當時的台南飛行場描繪在地圖上,有趣的是機場跑道約1.5公里處卻有一堆機堡(掩體),並有跑道相連結。這些機堡跟機場間有一堆看似軍事建築物的存在,怎麼看都不太可能將這些機堡跟台南飛行場相連結。雖然有跑道延伸至圖幅右側,地圖也就此鑲上圖框,難以推測左側是否有機場的存在(對照現況衛星影像也難以判識)。

image 
圖1:1945美軍都市圖(台南)的機場部分

若能取得1945年的美軍空照,應該不難解決這個問題。不過,筆者在此將國土地裡院友人所提供的1944年日軍繪製的軍事密圖(台南南部),加以對照,答案就浮現出來囉!

image
圖2:1944年年參謀本部五萬分一地圖

image
圖3:今台南機場右側三公里處,在二戰期間存在著另一個飛行場

這機場的現址是什麼呢?就在國道一號仁德交流道旁,往台南市東門路二段的路邊。HOLA賣場(家樂福旁)後那片大空地。用現在的衛星影像還不太容易看出來呢!

image
圖4:飛行場(靠近仁德交流道)的現況衛星影像

從1945年歷史航照看宜蘭飛行場

中研院GIS中心提供了幾張1945年歷史航照影像給筆者比對日治時期東部的飛行場。恰巧有三張都是宜蘭地區的飛行場,有的還可在現況衛星影像看到清楚的跑道痕跡,有的只能推敲出大概的輪廓,有個則已經難以辨識。套疊比對歷史影像,就像是拼圖一樣,考驗著讀者對週遭地景地貌的理解與辨別能力。找到正確的地點後,則可進一步享受整張照片地景與現況地理環境對照的樂趣。在此先將初步的比對結果,提供給各位參考。

image
圖1.日治時期宜蘭的三座飛行場(A,B,C)

north
圖2.宜蘭飛行場(A)
south 
圖3.宜蘭飛行場(B)
west
圖4.宜蘭飛行場(C)

2009年8月6日

轉載:台鐵史料如何數位典藏

台鐵史料如何數位典藏

近日因台鐵一批百年文史資料的出土,讓珍貴鐵道文物的保存再度受到關注。特別是執掌文資保存的文建會,及過去有許多實際修復珍貴史料經驗的單位,都爭取要整理與保存這批意外出現的歷史資料。事實上,如此珍貴的文件出土,確實是全民之幸,因為過去台鐵不知道燒毀與丟棄多少珍貴文書之後,能有這樣年代久遠的史料出現,的確難得,因此各單位重視是可以想見。然而,珍貴文史資料的修復與數位化典藏過程,在台灣這些年所遇到的瓶頸卻依然存在。

台灣這幾年最火紅的文史資料保存,當屬政府大力推展的「數位典藏」。只要跟數位典藏沾得上邊的,就是經費來源的大管道。因此國內各大學圖書館、學術研究單位及博物館,都爭相尋找老照片、老影片、老公文書、舊籍,只要掌握了一個來源,就可申請經費來搭上「數位化典藏」的順風車。

公共財當商品販售

然而,在大量數位典藏資料庫中,出現的問題是,對於被數位化的史料本體,大多數執行單位都缺乏詮釋能力,但卻又把應該是全民免費使用的公共財,當成「數位典藏加值商品」來販售,而更用各種收取費用的「使用者付費」觀念,把數位化典藏的史料變成本身的財產。這些都與先進國家在把珍貴史料修復與數位化典藏後全民分享的觀念大相逕庭。

基本上,台灣在對史料的修復與數位化腳步,走得比詮釋史料方面要快太多。因此這些數位化典藏的資料庫與產出之加值產品,往往錯誤百出,或者根本張冠李戴。

更甚者,執行數位化典藏的單位,卻不清楚《著作權法》的規定,不知道影像著作是在公開出版之後五十年即成為公共財,因此還把日本時代的書中老照片、明信片掃描成數位檔後,在中間打上一個大大的浮水印宣示「產權」。

有些資料庫的內容明明早已是公共財,卻要透過繁複的申請程序,又是查詢、又是劃撥地才能下載到史料,因而讓這類研究侷限在掌握資源的相關學術單位手裡,而無法做到真正的全民文化資產共享。

過去大半年,有一批二次大戰後期美軍測繪的的台灣精密城市地圖,藉由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圖書館的網路免費公開(http://www.lib.utexas.edu/maps/ams/formosa_city_plans/),在台灣史研究界造成不小震撼與討論,相信很多人都是如獲至寶地在電腦前花了一整個晚上下載與研究。這批珍貴地圖在該網站上提供了高解析度,足堪各種商業印刷使用的版本,並且註明因版權已屬公共財,所以歡迎任意下載悉聽尊便。

應該免費公開分享

這個公開舉動在台灣造成的討論與激發出的研究成果,絕對比那許許多多數位化典藏要來得更能提升研究風氣。而這就是一種學術上資源公開,讓更多人加入研究與詮釋的實例。因此,台鐵對於這批出土的百年文書,本身雖無修復、保存、詮釋的能力,但台鐵是原始文件所有者,可在簽約時要求所有修復後數位化的資料庫要免費公開全民資源共享,也算是台鐵在對鐵道文化資產保存上,點醒台灣各數位典藏單位的實際作為。

(本文原刊於2007.8.2.蘋果日報論壇,作者為鐵道研究者洪致文)

2009年8月2日

新舊地圖比對中的二次大戰臺灣秘圖!

     中研院GIS團對最近在Google Map地圖小工具中新增了三套日治時期歷史地圖比對工具,目前使用者已經可以在Google Map中使用四套不同日治時期歷史地圖作台灣各地區域空間變遷的地圖套疊比較。(點擊以下地圖連結即可使用)

   筆者在前文<當地圖變成馬賽克拼圖>揭示了這系列電子地圖意義與使用上的注意要點,並簡要的提及1938年後地形圖取得的困難與複雜度。在此補充有關太平洋戰爭(二次大戰)時期台灣的軍事秘圖,以及可能發生的時空誤解的問題。

    在此讓我們先用左營軍港為例,看看這地區在日本統治時期的地理特徵吧!請先看一下圖一跟圖二,相同範圍的新舊地圖套疊。你能判斷出這分別是那個年代?多少比例尺的的地圖嗎?

image 
圖一

image 
圖二

    仔細觀察地圖後,可發現上圖(圖一)軍港開發前的地圖;下圖(圖二)呈現開發中或大部分開發完成的地圖,所以上圖應是1921-1928年的兩萬五千分一地形圖,下圖是1924-1944的五萬分一地形圖囉!但是怎麼看似乎覺得比例尺有點怪怪的,下圖似乎比上圖精細很多,怎麼看都不像五萬分之一的地圖....

    問題出在哪呢?上圖其實是1928(昭和3年)測繪的五萬分一地形圖(圖名:屏東);下圖是1944年(昭和19年)測繪的兩萬五千分一地形圖(圖名:楠梓),因為圖二這張圖,是當時屬於極機密資料的軍事秘圖,遠流出版社複刻這套兩萬五千分一地形圖時,收錄到這張秘圖,爾後中研院在數位化過程中直接把這些秘圖歸類為1921-1928的兩萬五地形圖所致。

image 
圖三

  圖三是同一區域的五萬分一地形圖(圖名:屏東),紅色印刷部分則是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所增刷或手繪上去的資訊。以圖三為例,這張取自美國國家檔案館(NARA)的珍貴地圖,底圖是1928(昭和3年)測圖;1931(昭和5年)九月25日發行的五萬分一地形圖;但清楚註明了紅色部分描繪自1944年(昭和19年)八月的航空照片影像,並於1945年(昭和20年)1月由台灣軍區司令部測製。對照圖二,圖三在港口設施的部分,似乎更清楚的交代了碼頭跟堤防設施的樣貌。

image 
圖四

   日本戰敗前一兩年的1944、1945年,日本軍方為了作戰需求,緊急繪製或複刻了台灣全島兩萬五千分一及五萬分一的地形圖,其中當然包含了軍事要塞區域的秘圖。這些資料國內尚無任何一單位有完整的蒐集與整理。對照日本國土地裡院內部典藏的昭和19年日本陸地測量部秘圖一覽圖(台灣局部),圖四清楚呈現了相當於左營軍港位置的圖幅名稱(左側為五萬分一、右側為兩萬五千分一)。相當於同時期,美軍也對台灣作了完整的地形圖測繪,相關資料的發掘與整理,仍有待大家的弩力。

補充:請看看圖四的五萬分一圖幅的屏東跟高雄:你沒看錯!屏東在高雄的上面...

上河文化 <單車旅遊地圖集>的創意

image

當大夥動腦筋想著怎樣在手機或PDA加上單車旅遊的景點導覽時,國內知名地圖出版公司上河文化已經於今年六月出版一套<單車旅遊地圖集>了。除了蒐錄全台主要單車鐵馬專用道,也提供了立體圖式讓騎士可事先了解坡度起伏,更貼心的設計了防水透明夾鏈袋,讓地圖好收放,並於旅途攜帶。

筆者前些日子也買了台鐵馬在騎,本想來測試利用小筆電、GPS導航器材等工具在自行車道沿線作文史導覽的可行性。坦白說,如果是長途騎乘,在疲累與滿頭大汗的情況下根本不會想帶這些"笨重"的器材在身上呢。沿線的景點跟路線,若能有一張合用的地圖可隨時攤開來看,也許就夠了。(行程的GPS軌跡紀錄除外)

上河文化這套地圖的創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連線至上河文化的網址看看。
http://www.sunriver.com.tw/taiwanmap/bikemap.php

值得一提的是,上河文化地圖團隊也利用最新的網路地圖套疊工具,將部分的地圖樣張套疊道Google Map地圖上,並可同時下載原圖跟KMZ地圖套疊檔。過去的地圖網站服務跟WEBGIS技術的概念已隨著Google Map的普及開始有了革命性的改變,而這樣個人化的地圖影像套疊技術跟服務的出現,將更深刻的改變我們使用網路地圖的習慣,並讓我們省思地圖內容加值的意義與重要性。

image

上河文化另有提供玉山登山地圖的套疊服務。可點擊以下圖片使用看看。

image

上河文化團隊在網頁上整理的"日治時期臺灣地形圖一覽",也極具參考價值,筆者上課時也常指定為學生的閱讀資料。有興趣的朋友也不妨一起去瀏覽看看。http://www.sunriver.com.tw/map_oldtaiwan.htm 

image

2009年8月1日

98/08/14空軍花蓮聯隊營區開放活動

98/08/14空軍花蓮聯隊營區開放活動程序表

0900-1630 園遊會
0900-0910 開幕典禮
0910-0915 F-16x4 A/B起飛
0915-0935 初英戰鼓演出
0940      F-16x4空中分列式(第1次衝場)
0940-0955 S-70C性能展示暨吊掛操演
1000      F-5x4空中分列式(第1次衝場)
1000-1015 北埔國小原住民舞蹈
1015      F-16x4空中分列式(第2次衝場)
1015-1025 四維高中阿美七鳳舞
1025      F-5x4空中分列式(第2次衝場)
1030      F-16x4衝場落地(第3次衝場並落地)
1030-1050 秀林鄉原住民舞蹈表演
1100-1400 園遊會
1400-1420 空軍樂儀隊表演
1420-1440 戰技表演
1440-1500 恭迎司令及貴賓蒞臨(棚廠大坪接機)
1500-1545 雷虎小組操演(1500大坪開車表演)
1545-1600 F-16單機性能展示
1615-1630 特技小組獻花簽名活動
1630      活動結束

以下是去年(2008) 在同樣場地,筆者所拍的幾張照片,提供大家參考:

1.營區往美崙斷層(華西路)方向看去,可明顯看到斷層線的高差。image

2.停車場旁退役戰機、偵察機的展示image

3.展示館內的空戰史蹟、航照器材展覽

image  image

4.停機坪各式戰機、運輸機、直升機、防空炮之展示(飛機宅的最愛吧)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5.戰技表演、原住民舞蹈表演(下圖的姿勢有點曖昧…)

image

6.從另一個角度看花蓮機場image

image

7.F16戰機的衝場與空中分列式表演

 
G-contents@NDHU Copyright © 2009 Blogger Template Designed by Bie Blogger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