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導向地理資訊系統教材(電子書)

2010年4月29日

第14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氣候變遷下的世界與台灣

由台師大地理系主辦的「第十四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暨徐勝一教授榮退紀念學術研討會」這次主題是「氣候變遷下的世界與台灣」。主辦人的洪致文老師精心設計了一套「贈品」,而且親自下海設計封面跟內容。這本書將免費贈送所有報名參加的朋友,所以如果你想去看看洪大師長什麼樣子,又想吃便當,又想拿這本書,那請趕快報名吧!因為額滿就沒了。要就快快快喔。

以下資訊由洪老師提供:

     這本書書名叫做「最新臺灣氣候圖集(2010)」,全書有168頁。內容有各氣象站的資料喔!近年來,在全球暖化過程中,對於局部地區的影響,不管是氣候 平均狀態的改變,或是極端天氣現象發生頻率的變化,都是各國氣象學者關注的焦點。台灣百年來的氣候變遷,雖然有相當多的研究嘗試去解答與描述,然而重新找 尋與整理日本在台時期總督府氣象台的各式氣象紀錄,配合戰後更完整的氣象局觀測數據,替台灣的百年氣候找出更精確的科學描述,確實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而 且,在數據整理的過程當中,若能配合日變化、季節變化、年際變化、年代際變化的各種分析,將更能進一步地審視台灣氣候的改變狀況,而有助於吾人快速理解台 灣的氣候狀況。

       為了讓前人對台灣氣象觀測的努力不致於白費,特利用以「氣候變遷下的世界與台灣」為主題之「第十四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暨徐勝一教授榮退紀念學術研討會」 的機會,特將整理自中央氣象局現存之各氣象站長期數據,加以簡單分析出版以供各界參考。本圖集所分析之資料來源,係以台灣大學大氣資料庫內的數據為基礎, 在未經任何數據校正的情況下所畫出。因此,各氣象站的少數數據,可能在年代際的分析上會呈現較為不正常的不連續現象,此問題仍有待未來的「均一化處 理」(homogeneity adjustments)加以突破與改善。

本圖集所繪製與分析的變數為:
Prec. :降水(precipitation)
T :溫度(temperature)
Tmax :最高氣溫(maximum temperature)
Tmin :最低氣溫(minimum temperature)
Press :測站氣壓(pressure)
Pmax :最高氣壓(maximum pressure)
Pmin :最低氣壓(minimum pressure)
RH :相對濕度(relative humidity)
SunD. :日照時數(duration of sunshine)
E :水汽壓(vapor pressure)
CloudC :雲量(cloud cover)
Vis :能見度(Visibility)
Wind :風力

   在這些氣象數據未做任何處理之情況下,本圖集中以年際與年代際變化所呈現的各變數「不連續」狀況特別說明如下:以年平均的測站氣壓為例,幾乎全台灣所有測 站在1947-1948年間,都有將近2 hPa的不連續下降現象,此為氣壓數據未做重力與溫度校正之故;至於相對濕度,在溫度上升的暖化氣候背景下,二十世紀後半台灣各站均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 但在1940-1950年間,或許是因為資料記錄的問題,而使數站有數值不正常的不連續急速下降狀況。此外,關於各站的能見度紀錄,幾乎在1945年前 後,都有不正常的不連續跳升現象發生;多數測站在二十世紀後半期均有持續下降的趨勢,唯獨台北的能見度在近年卻有顯著的突然變佳。儘管這些數據仍有加以 「均一化」改善,再從事更進一步分析的空間,但本圖集所呈現的氣候背景狀態,已經足供今人加以探討與研究。


第十四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暨徐勝一教授榮退紀念學術研討會
主題:氣候變遷下的世界與台灣
氣候變遷與人類歷史
都市發展、空氣污染與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與觀光、醫療、都市規劃
氣候變遷與防災、氣象產業發展
臺灣風災因應座談
地理教育工作坊「氣候變遷與生活」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協辦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地科中心、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 持局、經濟部水利署、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會議時間:2010年5月22-23日 (星期六、日)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本部誠101教 室
報名費用:200元(含餐費與紀念品)
聯絡方式:02-77341652 李宜梅助教
相關訊息:http://www.geo.ntnu.edu.tw

2010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的全景視圖

中研院GIS中心利用遙控飛機結合高解析度相機,製作了2010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的全景視圖,及魚眼鳥瞰影像,非常精彩,有興趣的朋友請連結以下網址瀏覽(請使用IE瀏覽器)

http://idv.sinica.edu.tw/retrud/Xingang/Xingang.htm 

image

image

對比「趣遊碗-來碗新港」- 新港魚眼鳥瞰圖會更有意思唷~
http://tripviewbowl.com/works_TVB004.html

2010年4月28日

國道三號走山空拍與其他的32個順向坡

最近媒體報導國道三號基隆段走山掩蓋近兩百公尺高速公路路段的驚悚畫面,Google map/earth觀察報已將當時空拍影線套疊至Google Earth提供下載,瞭解走山與週邊地形情況。

http://gis.rchss.sinica.edu.tw/google/?p=2287  下載:二高基隆段大走山空拍.kmz
image

不過更值得我們關心的是,國道3號其他的32處順向坡在哪? 聯合報在將高工局清查的結果繪製地圖如下,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以下路段數據並利用Google Earth來比對看看。

image

【聯合報╱記者吳文良、牟玉珮、蔡惠萍/連線報導】
高速公路局初步清查國道三號全線,有多達卅二處順向坡,其中關廟交流道(三百五十八公里)附近順向坡長度竟然連續達九公里,將由國工局再做清查,以求精確。國道一號順向坡也在清查。

高公局昨天公布國道三號順向坡初步清查結果,從北至南共有卅二處順向坡,長度從五十公尺至九公里都有,較長的順向坡多集中在南部,其中三百五十八公里處竟連續達九公里,嘉義梅山交流道附近有六點五公里長順向坡,高雄田寮交流道(三百六十九公里)附近也有五公里長。

國三北部路段順向坡有十九處,除了基隆汐止段的南下順向坡外,還有南下的土城、關西、寶山、新竹及香山六處,及北上的關西、寶山、新竹及香山,其中六處與這次走山同為砂頁岩。

中部路段有五處,包括苗栗苑裡兩處北上、西湖服務區東側鐵塔旁的邊坡,南投路段兩處;南區共有八處順向坡,包括嘉義大林民雄段、蘭潭隧道、水上系統、台南新化、關廟及田寮路段都是北上;另外兩處南下包括中寮隧道南口及高雄燕巢路段。

至於走山現場岩錨的錨頭生鏽,國工局表示「應該是少數的瑕疵」,初步發現岩錨鋼索是從中間斷裂。國工局解釋,雖然原始設計採用三倍的安全係數,若推估地滑能量有一百噸,岩錨就必須耐受三百噸的拉力,但走山的破壞力遠超過設計上限,才會「拉不住」。

國工局副局長張純青說,這次坍滑邊坡在養護範圍外四、五十公尺,「當初的調查不夠」;高公局總工程師連錫卿則說,在邊坡上的私人土地,將來會協調農民或地主做好水土保持。

另,七堵段走山滑動面擠往萬瑞快速道路(台六二線)有致災疑慮,公路總局一區處副處長李順成昨天和土木專家到現場觀察,由於還有段距離,暫無問題。

2010年4月20日

專題演講:臺灣今昔地圖與歷史航照的數位典藏

專題演講:臺灣今昔地圖與歷史航照的數位典藏(2010.4.20)

摘要

在台灣,當每個殖民政權踏進這塊土地,似乎就宣告了台灣地圖繪製新頁的開始。然而台灣現代製圖的濫觴,得從日治時期的土地測量事業講起,這些科學化的製圖工作,從村里街廓到區域海洋;從離島暗礁到高山峰頂,將台灣的每個角落完整記錄在不同主題的地形圖裡。二次大戰期間,夾在美日交鋒的台灣,也成為最新航空測量技術的實驗場域,創新的航空測量技術協助了當時軍事地圖的測繪,也轉化為極機密的航照底片,默默的為日本的殖民成果與戰爭前後的都市景觀留下歷史的見證。然而,戰後的政權轉移與動盪的局勢,讓這些具軍事敏感性的圖像紀錄消失在國人眼前,爾後在快速經濟發展與社會環境變遷下,逐漸的被人們所遺忘。

台灣老舊地圖重獲國人的注意,大概是解嚴後的那一波歷史地圖複刻熱潮吧。儘管蒐羅尚未齊全,民間出版社複刻各套日治地形圖,也帶領了老舊地圖蒐集與今昔對照研究或出版的風潮。90年代末,中央研究院啟動的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不但數位化保存遺藏在各行政部會單位的歷史地圖與遙測影像資料,更派員遠渡重洋至美日各國找尋每個時期的地圖缺圖。多年來,在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的推動下,中研院也陸續推出結合WEBGIS的圖資查詢系統、各主題計畫的整地圖展示系統,並在技術上推陳出新,打造出有別於傳統視覺體驗的地圖古今套疊展示與數位化加值平台。

時至今日,電子地圖與Google Earth衛星影像已成為隨手可得的資源,臺灣的地圖與歷史航照的數位典藏也已經來到了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今天的專題演講,首先簡要回顧這些空間圖像資料的蒐集與數位化的背景,演講主題將聚焦在兩個一般聽眾最想問的問題:1.台灣的歷史地圖與航照都已蒐集完整並數位化了嗎?很遺憾的,台灣近代地圖測繪的最後一塊拼圖尚未完成,筆者將在演講中說明這塊地圖拼圖的重要性以及可能的「藏身處」。2.關於這些台灣今昔地圖與航照數位典藏成果的取用及相關應用面向?筆者將從使用者角度評論十年來這些圖資查詢與展示平台的轉變,並系統性的介紹這些工具平台與使用方法。

註: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相關成果一覽

演講大綱

1.從『五萬分之一地形圖』管窺台灣近代地圖測繪史

  • 上河文化的五萬分之一地形圖『新解』
  • 『太平洋戰爭時期』的台灣地形圖
  • 近代台灣基本圖(地形圖)的全貌~從日治到戰後

2. 當泛黃的老地圖遇上數位典藏~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的啟動

  • 眾所矚目的焦點:中研院歷史地圖與航照數位典藏計畫
  • 他山之石:日本外邦圖數位典藏工作的經驗分享
  • 台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的建置與相關應用發展

3.海外圖資徵集與『歷史航照』影像的公開

  • 禁忌圖資的解放~從個人部落格的寶庫談起
  • 關鍵的年代與關鍵的圖資~二戰前後的美軍空照
  • 歷史航照的取用與相關應用潛力

4.Web2.0時代的地圖與歷史航照數位典藏研究與教學

  • 中研院的歷史地圖與航照數位典藏主題展示
  • 當Google地圖的使用變成全民運動:歷史圖資的角色?
  • 地圖、舊航照與史料的整合應用~一些研究案例分享

近代台灣基本圖(地形圖)一覽image

2010年4月19日

大陸青海震災前後衛星比對照片(Google Earth)

中國大陸青海省玉樹上週發生7.1強震,災情慘重,Google Earth在19日公布災區柔腸寸斷的影像,包括城市在地震前後的照片。Google Earth和衛星公司GeoEye合作,取得高解析度的災後照片 ,關心青海地震災情的朋友可點擊以下圖片瀏覽相關資訊。

image

image

新聞剪輯:地方學與GIS

  • 中國時報 【整理/謝錦芳】
  • 「地方學」主要對各地歷史文化資產、地理資訊或未來社區發展議題深入研究,每個地方都可以發展出具有特色的地方學,近年各地社大積極發展出「北投學」、「宜蘭學」、「美濃學」、「基隆河學」等。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台南社區大學校長林朝成指出,八八水災之後,屏東社大發展「屏東學」的重點在探討屏東平原與水患的關係,「台南學」則關心曾文溪、鹽水溪的整治、曾文水庫的淤積等問題。

         二○○六年起,社區大學開始將地方學與GIS(地理資訊系統)結合,發展公民參與式的地方學。林朝成指出,拜科技發展之賜,GIS越來越普及,自由軟體可以自行取用,透過Web2.0的概念,地方文史資料庫不再只是由學者專家來建構,有興趣的民眾可以運用GIS的技術來建構家鄉的水文、地理資料庫,並且結合公部門的資料庫做進一步的利用,同時也是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基礎。

    穿越時空 林明志探索康熙台北湖
  • 中國時報 【謝錦芳/專題報導】2010-04-19
  • 「三百年前,台北盆地曾是一個鹹水湖?圓山、芝山岩在康熙年間曾是小島?隨著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康熙台北湖可能重現?」社區大學講師林明志、陳宣靜夫婦穿越時空三百年,帶領學員以相機探索康熙台北湖的演變,過程中趣味橫生,也讓社區民眾更加了解大台北數百年來的水患史。

         隨著科技的進步,地理資訊系統(GIS)普及化,成為發展地方學的最佳工具,也為林明志找到理想另一伴。二○○六年八月,林明志在宜蘭縣舉辦地方學GIS研習營,剛從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畢業的陳宣靜特別從花蓮趕來參加,聽到GIS的應用實例,非常震撼,從此跟隨林明志投入地方學與GIS的相關應用。

         兩人後來因興趣相投結為連理,並且共同在社大開課,最特殊的一堂就是康熙台北湖歷史流域生態變化。

         對地景生態頗有興趣的林明志自台大動物所博士班畢業後投入社區大學,經常帶著學員實地考察三重、社子、蘆洲等淡水河流域的生態變化,妻子陳宣靜成為最佳助手,近年岳父大人陳英進自大同公司退休後,由於熟悉電腦,也加入社大這門課,協助學員解決各種電腦疑難雜症。他們一家三口都投入社大,傳為佳話。

         「你知道嗎?歷史上,台北盆地曾經有三、四次出現湖泊。考古人員在圓山貝塚發現貝類化石,信義區一○一大樓地層下也曾挖出大型貝殼,證明以前台北盆地曾被湖水淹沒。」林明志說,「研究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未來。」

         文獻記載,康熙卅三年(一六九四年)四月底台北曾發生大地震,部分地層陷落,海水入侵形成鹹水湖,今天的社子島、關渡平原、三重、蘆洲等地都淹在水裡。

         林明志說,「台北市如果沒有築起高聳的堤防,洪水一來,台北湖就出現了;未來如果海平面大幅上升,康熙台北湖當然可能再現。」

         「蘆洲地名出現在清朝咸豐、同治年間,蘆荻泛月是淡水八景之一。」林明志指出,蘆洲、三重是台北盆地最低點,古地圖可以發現三百年是一片汪洋,後來詩人墨客來此泛舟賞月,因而有蘆荻泛月的說法。

         「GIS可以集合大家的力量共同製作網路地圖,這就是公共參與的新形式。」陳宣靜表示,只要準備相機與全球定位器即可以上路。

         社大學員從市場賣菜的媽媽到大學退休教授都有,也有人從來沒有打過電腦,不過,學員經常有令人驚喜的表現。有一次,南港社大一位在工廠擔任作業員的女學員參與蚊子館的調查,多次把新發現製作成新聞,主動po上公視的公民新聞網,發揮了公民監督的力量。

         從康熙台北湖歷史流域的生態探索,林明志與陳宣靜巧妙將地方學結合公共參與式地理資訊系統(PPGIS),讓學員重新認識三百年前的康熙台北湖遺跡,也對台北盆地的水文化有更深刻了解,具體實踐了地方學的公共參與精神。

    2010年4月16日

    國土與環境:新都與舊縣的地理思惟研討會(中國地理學會)

    image

    4/24(六)研討會 國土與環境:新都與舊縣的地理思惟研討會 議程

    imageimage

    4/25(日)論文發表會詳細議程(更新版)

    中國地理學會網址:http://www.geogsoc.org.tw/

    小林村滅村的關鍵110秒(國科會最新研究報告)

    公視新聞報導全文如下:

    "小林村在莫拉克颱風來襲時幾乎全部被土石淹沒造成四百多人死亡的慘劇;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導致居民完全來不及逃生?

    國科會歷經八個個月的研究今天首度還原小林村滅村的關鍵110秒;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內土石流崩落的速度高達每秒五十公尺相當於時速180公里,瞬間就掩埋了整個村落。

    這是衛星影像模擬去年88風災,高雄甲仙旗山溪中游獻肚山山崩的影像,就在短短110秒、不到2分鐘的時間,小林村北側的聚落就完全消失不見。

    土石從1445公尺高處,被豪雨沖刷下來,累積了3千萬噸,相當於90萬輛35頓的大卡車也載不完的土石,而這些崩落的土石,在坡腳底部的楠峰橋,形成一個臨時的堰塞壩,暫時阻斷了旗山溪的水流,但30分鐘後就潰堤,泥流在潰堤後6分鐘就完全將小林村掩埋在土石流裡,但這30分鐘也讓部分村民得以逃命,學者勘察分析,獻肚山順向坡地層和上面砂岩下面頁岩的脆弱地質,還有大大小小的斷層,釀成了大禍。

    研究團隊認為,台灣兩萬年來不時有大型山崩、土石流,天然作用不斷的反覆發生,獻肚山的山崩就因為脆弱的地質加上極端大雨造成,至於和曾文水庫的越域引水工程是否有關,研究團隊無法評論。記者陳姝君應磊奇台北報導。"

    海洋版『搶救地球』魚線的盡頭(The end of the line trailer)~

    科學家大膽預言,如果饕客繼續追逐價廉味美的海鮮,到了二○四八年人類將無魚可吃。

    以下轉載自中央社新聞2010/04/16

    2048年無魚可吃?邵廣昭敲海洋警鐘

    就在人們還在大口享受山珍「海味」的同時,科學研究大膽預言,魚類2048年將從海洋消失。紀錄片「魚線的盡頭」(The End of the Line)提醒,只要人類持續過度漁撈,魚類終將滅絕。

    「魚線的盡頭」改編自英國記者查爾斯.克勞福(Charles Clover)著作,由導演魯伯特.莫瑞(RupertMurray)拍成紀錄片,猶如海洋版的「不願面對的真相」。「魚線的盡頭」紀錄片中「魚在船上死命掙扎,人們卻大口把新鮮生魚片往嘴裡送」,饕客們渾然不知,下一代子孫可能再也無法享受同樣的美味。

    「魚線的盡頭」告訴我們,「延繩釣魚線的總長,可以繞地球 550圈,全球最大的拖網開口能裝得下13部747飛機」。隨著漁撈技術進步,大型流網就能將整群的黑鮪魚一網打盡。

    3月18日,在華盛頓公約組織「禁止跨國交易大西洋黑鮪」的提案,多數會員國投下反對票,讓日本等捕鮪國和愛吃黑鮪的饕客鬆一口氣;卻也讓大西洋中的黑鮪再陷瀕死困境。

    不僅國際,台灣也有關注海洋生態的呼聲。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長期深耕海洋保護運動,帶領實驗室團隊製作「台灣魚類資料庫」,吸引50多萬人點閱;在學術研究之餘,更不辭辛勞在台灣各地開設環境講座,堅信從「教育扎根」推行環保意識。

    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BIF),2009年在哥本哈根舉辦氣候變遷對海洋生態衝擊的科學研討會,邵廣昭在會中看到「魚線的盡頭」中鮪魚被大型流網捕捉的畫面,深受震撼;有感於自己推廣魚類環保這麼久,許多人總在台下睡著,「還不如給大家看影片比較快」。

    邵廣昭開始與英國製片公司洽談播映權,翻譯成中文,在中研院舉辦的生物研討會首播;果然獲得生物學術界的廣大共鳴,紛紛要求出借紀錄片。

    面對各界迴響,邵廣昭站上推動環保意識的浪頭,向英國製片公司爭取台灣教育推廣權。他以「台灣是漁業大國,更應該正視海洋生物瀕臨絕種的問題」為由,成功說服英國片商,讓紀錄片順利飄洋過海來台灣。

    起初,紀錄片提供團體播放的資訊,只刊登在邵廣昭實驗室建立的「台灣魚類資料庫」網站上;經媒體報導之後,學校、保育團體等詢問的訊息如雪花般飛來,邵廣昭直說「比我出去演講還有效」。

    各界迴響熱烈,邵廣昭開始為「魚線的盡頭」開設講座,揭開海底世界的謎團。他認為,紀錄片開啟眾人的海洋環保意識,但海洋保育要有成效,還是得靠政府、漁民、消費者三方的努力。

    各地方政府不時打出鮪魚季、曼波魚季等活動旗幟,皆偏重海鮮文化的倡導。邵廣昭建議應效法歐洲行之已久的「生態標章」認證,調查台灣養殖漁獲、產量變化,列出那些魚類不能吃,進化為推動「環保海鮮指南」。

    邵廣昭說,研究指出,全世界已有 75%的商業漁獲族群瀕臨崩潰。為避免過度捕撈造成魚類減產,應提倡「慢漁運動」,包括縮減漁船數量、減少捕魚時間、淘汰三層流刺網、底拖網、炸魚等漁法;或改用較大網目的漁網,讓小魚有機會成為漏網之魚,在海洋繼續成長。

    「魚線的盡頭」紀錄片在各界發酵,短短1個月內,就有1萬多人上網搜尋「魚線的盡頭」關鍵字。來自各方的熱烈迴響,讓站在海洋保育前線的邵廣昭,更有啟動環保續航的勇氣與動力。

    公共電視台將於4月26日晚間10:00播出紀錄片「魚線的盡頭」,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準時收看!!

    2010年4月5日

    2010年台灣人口學會年會/社會發展指標/時空人口學聯合學術研討會

    臺灣人口與社會經濟發展正歷經快速的結構性變遷,目前的人口的諸多問題,諸如少子化、人口老化、人口遷徙型態變遷等所衍生的問題,不僅已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並將對未來各類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及變革,可預期在不久的未來亦會對人口體系產生回饋性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嚴肅面對目前及未來人口體系及各類發展變革的挑戰,並思考因應之政策。

    ◆ 專題演講
    ‧社會趨勢對未來政府治理的啟示(陳小紅,國立政治大學)

    ‧Development Induced Displacement:Challenges to Migration Research
    (David Fu-keung IP 葉富強,香港理工大學)

    ‧GIS與歷史人口研究(范毅軍,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會議主題:計50篇口頭發表論文;30篇海報論文
    一、社會發展政策統計與調查資料
    二、人口組成與推估
    三、老化與老年
    四、國民健康
    五、死亡率與遷移
    六、人口遷移
    七、出生與生育
    八、跨國遷徒
    九、婚姻與家庭
    十、人口與空間分析

    ◆ 日期
    2010年4月29日(四)及30日(五)

    ◆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

    ◆ 主辦單位
    臺灣人口學會
    國立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專題研究中心

    ◆ 合辦單位
    內政部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會議報名網址>

    image

     
    G-contents@NDHU Copyright © 2009 Blogger Template Designed by Bie Blogger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