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鐵道歷史歡慶百年,台灣舊山線(豐原=勝興)也開始復駛,許多鐵道廢線經過活化後,成為鐵馬道、觀光小火車或是紀念公園,變身為容易親近、適合全家一起出遊健行的景點。你想知道全台灣究竟有幾條鐵道自行車道嗎?或者全台灣有哪幾條鐵道正行駛著蒸汽小火車嗎?
這本足跡遍布全台灣的鐵道舊線旅行地圖,以鐵道功能分篇章,分為11篇,帶您細細品味最深度的鐵道旅行。這本書也是鐵道迷、非鐵道迷都不能錯過這本最詳細的鐵道舊線旅行地圖。本書介紹請參考以下網址:
http://www.morningstar.com.tw/epaperbox/nature43.html
以下為作者簡介及推薦書序,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
古庭維: 延平中學初中部、高中部畢業,台大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台大火車社第26任社長,並自2006年起擔任《鐵道情報》雜誌總編輯。自幼即喜歡搭火車、看風景,對不知延伸何方的神秘鐵道尤感興趣,日後帶著解答童年疑惑的心情,本著眼見為信、不憑空瞎猜的原則,親身踏查無數廢線遺跡。
鄧志忠: 1977年3月於台南市出生,在台中大甲長大。台中二中、海軍軍官學校、國防大學海軍指揮參謀學院畢業。現服務於海軍艦隊,喜歡鐵道各種事物,現任「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理事」,曾任「鐵道情報」總編輯,目前定期在《鐵道情報》雜誌發表舊線跡踏查專欄,日本鐵道迷曾稱「台灣鐵道舊線跡踏查的第一人」。
相關推薦序言
-------------------------------
在我的老家劍潭,1915年間淡水線鐵路在此增設一站,名為「宮み下」。這是配合圓山上的台灣神社落成而修建。二次戰後,隨著台灣神社被拆除,宮み下站也因而廢置。鐵道及車站的興廢榮枯,經常反應了社會政治及經濟文化的時空變遷。
這本有關台灣鐵道的書,以圖文並茂的內容搭配大量的百年老地圖(台灣地形圖),具體而生動地述說台灣各地鐵道興衰與地方發展的故事,既是認識台灣地理歷史的佳作,也是規劃深度旅遊路線的重要參考。對於兩位年輕作者努力的成果,我深表讚賞與支持。
-賴進貴(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系主任)
台灣環島鐵路,耗費超過一百年時間才得以完成。而因應各種需求,也伴隨出現風情萬種的支線與極具特色的產業鐵路。本書的二位作者,能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從文獻、古地圖的蒐羅,到親赴各地的探查,復佐以豐富的文物或老照片,呈現了本書猶如台灣近代史縮影、且讓人悠然神往的壯麗格局。推薦您閱讀本書,領略鐵路之美及其文化價值。更推薦您實地搭乘火車,與此書一同進行豐富的鐵道文化與歷史巡禮。
-范植谷(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局長)
鐵道的樂趣有諸多類型,其中廢線遺跡巡禮算是一種有別一般的類型。鐵道是運送物資、載送人的交通機關,然而廢線遺跡的探訪家卻不停地尋訪已無列車行駛的鐵道路線、車站、其他設施。
雖然廢線最終得淪為被雜草埋沒、從人們記憶中逐漸消失的命運,然而在被遺棄、遺忘的同時,鐵道設施也開始露出令人驚艷的「表情」。本書的兩位筆者走遍全台各地、一而再三地悉心調查,全是為了一窺廢線之美。
淪為遺跡的鐵道設施,當然無法言語,但卻同時靜靜地發出強烈的訊息,期盼各位讀者能從本書感受體會。深切期盼本書能跨越鐵道的範圍,進一步讓社會大眾關懷台灣文化、土地歷史,這是筆者最大的期望。
-片倉佳史(知名日籍作家,著有:《台灣風景印》)
近年來,台灣的休閒與旅遊文化已走入更具深度且多元的層級。從前較少人關心賞玩的各種廢棄軌道與鐵道遺跡,其實是讓我們深層理解這片土地歷史脈絡與地理特性的最佳切入點。這本書首度詳細整理全國各式各樣鐵道舊線的點滴大小事,正好拼湊出百年來台灣複雜又紛擾的歷史軌跡,嚴謹考證且詳細解說的文章,配合豐富精采的圖片,帶我們進入了一道多采多姿的時光隧道,恨不得馬上親臨現場,實在體驗這些遺跡所帶來的懷古情調。
因登山的共同興趣結識了本書的作者古庭維,讓我從只在山岳王國中鬼混的狹小視野一下拓展開來,原來山裡的舊鐵道有這麼多故事。台灣的土地有多少寶藏值得發掘,這本書的兩位作者,已經打開了其中一扇窗戶獻給你我。
-崔祖錫(知名山岳探險作家、社區大學登山課程老師)
記得鄧兄當《糖業文協會訊》創刊時賜稿跟協會就有互動,之後在98年10月提供〈從興盛到凋零的糖鐵〉一文,諒必在新書糖鐵篇會重登,是經典大作。
相信生活在此地關心台灣鐵路的社會各界人士來說,能在自己的嗜好領域之外,要覓得各種知識,豐富人生,充實生活,堅信閱讀此書後必會感受到,擁有許多回憶的台灣鐵路在歷史的長河,所建構的台灣傳統社會文化與經濟,此書是最好的通識涵養課程,頗值一讀和分享經驗。
-陳明言(台灣糖業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
鐵道文化在一般人所熟知的文化領域裡並非顯學,而其興起也不過是近20年的事情,在一個鐵道路線、建築、文化均急速消失的年代,一個鐵道研究者很難全面性地去紀錄原來的鐵道史跡,更遑論消失已久的舊鐵道。志忠兄與筆者因為鐵道結識十多年,深入研究鐵道舊線跡,上山下海足跡遍及全島,可謂之鐵道文化界中生代之考古學者。庭維老弟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從鐵道攝影、舊線跡踏查、鐵道刊物編輯等各項專才具備,可說是鐵道研究領域裡新生代的代表。
本書的出版可說是欲研究鐵道文化者的福音,帶著台灣舊鐵道散步地圖就可以悠遊台灣不同年代的鐵道環境,體會鐵道建設的開端。期盼志忠兄與庭維老弟因本書的出版,為鐵道文化再注入一股研究風潮。不僅僅是鐵道研究者,筆者也誠摯推薦此書給所有讀者,台灣近代史都與鐵路脫離不了關係,閱讀此書定會讓您更了解台灣,進而更愛台灣這片土地。
-馬昌宏(半線鐵道文史工作室總幹事)
坊間所見眾多鐵道方面之著作以車輛與其相關工程技術簡介或風景為主,目前對於舊路線之踏查、追尋、憑弔等兼具感性與知性之著作卻付之闕如。幸有鄧志忠、古庭維二位優秀鐵道業餘研究者,將累積多年苦心研究舊、廢線跡心得,毫無私心地藉本書之出版公諸於世,讓埋沒於荒煙漫草之舊、廢線跡得以重見天日,並能抬頭挺胸地陳述著當年曾經對台灣這一塊土地所做出之傲人貢獻;相信經由本書之閱讀,眾讀者必定如沐春風,亦能夠對於各地之產業鐵道,甚至各地之城鄉發展沿革能有更深入之認識與瞭解。
-蘇奕肇(「街貓的鐵道網站」站長)
在國民政府剛撤退來台的時候,若不是糖業鐵路和其他產業鐵路擔負起工業原料產品的運輸重任,今天我們的經濟發展絕不可能這麼輝煌!但這些勞苦功高的產業鐵路確也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被拆除殆盡。他們的事蹟也漸漸被人遺忘,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所幸,志忠和庭維兩位青年,憑著興趣和毅力,整理出這本台灣鐵道運輸歷史的絕佳參考書,憑其兩人多年的地理實察經驗,替讀者歸納出一套有系統的鐵道史料,這份心力,難能可貴。回憶余紀錄台糖鐵道轉眼18年,蒙志忠和庭維兩位晚輩不嫌棄,以筆者之研究方法分析記錄出珍貴史料。間接也了卻鄙人對台灣糖鐵的作一完整紀錄之心願,欣喜之餘,特為文推介,期盼讀者諸君經由本書,能一窺傳統產業鐵道之一斑,並進而互助合作,替凋零無幾的糖鐵留下一些雪泥鴻爪,是所切盼!
-張聖坤(南瀛鐵道工作室前理事長,屏東縣東隆國小教師)
拜讀完由志忠兄、庭維兄合力編寫的《台灣舊鐵道散步地圖》,詳細的內文解說、豐富的影像紀錄,說這是本認識台灣鐵道舊線跡的工具書,一點也不為過。部分鐵道雖然早已消失不見,取代的是親近民眾的環境改造,我們仍可藉由書中的圖文介紹,瞭解並想像該路線早期的榮景與沒落;舊鐵道上兩條冰冷、鏽蝕的軌道,蘊涵的卻是台灣鐵道百年的文化風情,作者的用心考察與深入介紹,實在值得肯定。在此邀請您一同循著舊鐵道的軌跡,享受一趟別具深度的鐵道漫遊。
-LUKE楊鴻嘉(鐵道網站「路總部」站長)
在下認識古庭維也有十多年的時間,對於鐵道的事務他總是不遺餘力。還記得我們認識的地點,是在最近才復駛的舊山線鐵道,當天還一同由勝興車站走路到魚藤坪斷橋拍攝火車經過,才一轉眼時間,舊山線已經變為一條觀光鐵道。看到《台灣舊鐵道散步地圖》這本書時我相當感動,因為這本書一一勾起我們小時候的回憶,一一紀錄被遺忘在角落裡的鐵道,讓老一輩的可以回味,讓年輕一輩的可以新知,這是一本適合所有人觀看的書籍。我們都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就讓這兩位作者利用這本書告訴我們舊鐵道的故事吧。
-陳俊霖(南方公園鐵道社團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