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導向地理資訊系統教材(電子書)

2011年3月28日

人文數位與GIS教研實踐工作坊

人文數位與GIS教研實踐工作坊
時間:2011年3月26日(星期六) 上午10:00~下午3:00
地點: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五守樓五樓國際會議廳

活動宗旨:

因應教育部的原師資培育科系轉型計劃、以及合校後的系所調整,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將原「歷史GIS」學程的課程結構重新調整,並更名為「人文數位與GIS」學程。本「人文數位與GIS教研實踐工作坊」,即邀請國內人文社會領域涉及GIS教學與研究的專家學者,以討論座談會之形式,進行經驗分享、交流與綜合討論,提供本系師生思考人文數位與GIS相關課程的規劃方向,以及設計具可行性與前瞻性的教學研究計畫。

場次安排:

9:30~10:00 報到
10:00~10:10 主席致詞(康培德: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系主任)

第一場 人文GIS的教學與研究

時間

講題

講員

主持人

10:10~10:30

人文數位與GIS學程的規劃理念

郭俊麟(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康培德(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系主任)

10:30~11:00

從典藏到倡議:地理資訊科技(GIS)的教育現場

胡正恆(靜宜大學生態學系助理教授)

11:00~11:30

Google EarthGPS的地理教學設計

陳哲銘(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11:30~12:00

<綜合座談>:人文GIS的教學與研究

與談人:郭俊麟、胡正恆、陳哲銘

第二場 人文與科技的反思與前瞻

時間

講題

講員

主持人

13:00~13:30

歷史GIS的應用與反思

顧雅文(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林祥偉(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助理教授)

14:00~14:30

台灣文化資產地理資訊系統發展現況與研究議題

廖泫銘(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助技師)

14:00~14:30

當GIS遇上整合行銷傳播:交大「讓新埔不只是過客」與地方文創休閒遊憩產業的案例分享

林崇偉(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14:30~15:00

<綜合座談>:人文與科技的反思與前瞻

與談人:顧雅文、廖泫銘、林崇偉

演講摘要

人文數位與GIS學程的規劃理念
(
郭俊麟,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伴隨著系所轉型與跨領域師資整合的背景,重新規劃“人文數位與GIS學程”成為系所發展的主要特色之一。作為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我們認為臺灣研究的教學與推廣更應特別強調如何與數位科技結合與應用,其內容包含數位典藏加值、多媒體整合、GIS應用等,並著重內容與技術如何融入教育、研究、產業運用與社會傳播等面向。透過學理基礎與科技運用緊密連結,除可在教學研究上創新議題,並可培養具備數位資訊運用能力的本土文化推廣與及跨領域研究人才。

此跨領域的課程規劃架構,主要源自本系前身原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系於民國96年申請教育部人文教育革新中綱計畫-人文數位教學計畫下的“歷史GIS數位化學程”的典範轉移。筆者將於本次工作坊,分享這三年的歷史GIS數位化學程的推動經驗與心得,特別是“人文數位與GIS學程”規劃過程中課程調整與重新設計的部分。並進一步以本系執行教育部資通訊-人文先導計畫-文史脈流行動導覽平台計畫的過程,闡釋臺灣文化調查研究結合資訊應用的發展潛力與學習效益。

從典藏到倡議:地理資訊科技(GIS)的教育現場
(
胡正恆,靜宜大學生態學系助理教授)

人類學家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在科技的人類學研究裡,耙梳「科技產物」如何重新織造與市民使用者間的社會關係。拉圖其多元且跨界的工作企圖中,有一個批判面向正適宜今日台灣地理資訊學界(GI,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重新評價直線進步史觀下「科技教育」的社會建構性質。回顧台灣當代的GIS應用科技教育,從1990年代國科會主導之「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開始,提出以「線上典藏」為科技加值的靈魂;到2000年代原民會推動「原住民族部落地圖計畫」意欲恢復傳統領域;再到2010年代教育部推動的「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改弦更張以跨領域基礎(通識)課程、以及服務學習為執行的兩大場域,強調「行動體驗」科技使用在生活中的「智慧」、以及未來與創新產業的連結效應。這項「科技文化」的轉變涉及到進入web 2.0時代的發展情境,要讓科技宛如facebook的社交網站,實乃根源於對人的空間知識與科技社會有著分殊且差異的想像。本文嘗試論證:為提升高科技產業動能而設計的通識/行動課程,正宜作為標榜科技立國的台灣高教中少數幾個跨領域可以反思科技「濟世利民」本質的觀察窗口。藉由分析近二十年台灣GIS科技教育由「地理資訊系統」到「地理資訊之學」的轉變,從科技課程網站開始增加不同種類的互動服務,更是說明了大學對於科技「公共性質」的形象塑造實乃關乎社會永續、族群關懷、與弱勢照顧面向的創新走向。反思這一系列教與學場域中所與時俱變的「文化」知識,包括對於初階通識教育課程中的人文關懷、服務學習課程中所理解的社會需求回應、乃至於科技專業課程中「深耕地方文化」的信念,是如何參與著GIS科技的社會轉譯,繼而使「科技物」成為當代行動的樞紐平台?到底科技教育可以多大程度「修改」我們的社會?真能使用戶端「增能」原本行動的目標、角色和利益?是不是當GIS課程引入一個新的科技產物,我們便為人群間創造出一些新的連結,而那又將是具備怎樣溝通特性與凝視框限的科技平台?

Google Earth和GPS的地理教學設計
(
陳哲銘,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地理教育向來強調讓學生親身去觀察生活環境,在實際情境中體驗課堂所學到的抽象地理概念,也透過認識生活周遭的地理議題來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問題解決的能力。將Google Earth和GPS這些易學易用的生活科技融入到地理教學中,學習變得具有冒險、挑戰、好奇、新鮮等特性,能讓學生產生內在動機去主動參與活動,有助達到地理教學中「寓教於樂」的目標。這個場次將分享融入Google Earth和GPS的地理教案,包括遊戲學習、問題導向學習、合作學習和行動學習等不同方式的教學設計。

歷史GIS的發展與反思
(
顧雅文,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歷史學向來是個寬容的學科,接納其他研究方法與概念的呼籲似乎始終沒有停頓過,而GIS扮演的工具性角色正如透鏡一般,藉此,「內生」於歷史中的空間因素能夠「外顯」,歷史研究的視野也更加寬廣。自1990年代以來,GIS觸角伸至人文領域,在社會科學及歷史學界引起注目,甚至出現「歷史GIS」一詞。歷史GIS十多年來的發展顯示出幾個趨勢,不僅從大計畫走向個人研究,亦從推廣熱潮走向批判性運用;另一方面,其在歷史教學上的優勢也逐漸受到矚目。

台灣文化資產地理資訊系統發展現況與研究議題
(
廖泫銘,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助技師)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Cultural Resource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RGIS)是以『空間』為主軸概念,搭配地理資訊(GIS) 及內容管理系統(CMS)技術,彙整各類有形、無形文化資源之空間及屬性資料;並搭配各類型地理資訊,包含歷史圖資(台灣堡圖、各時期地形圖)與當代圖資(Google 衛星影像、地形圖、電子地圖)等,建構完整的資訊整合平台,能針對各類有形、無形之文化資源,包括寺廟、古蹟、歷史建築、老樹、神明活動、祭祀圈等等,進行資訊有效管理與創新應用,並以地圖與多媒體方式呈現各式主題地理資訊。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能提供四項主要效益:1.充分掌握文化資源的分布與各項屬性、2、整合各式學術田野調查成果、3.整合不同文化資源載體型式、4. 數位化典藏文化資源。CRGIS可以用於文化資源之管理與應用,為文化創意產業扎根,並可延伸出多方面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

當GIS遇上整合行銷傳播:

交大「讓新埔不只是過客」與地方文創遊憩產業結合的案例分享
(
林崇偉,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讓新埔不只是過客」是「交大讓單車客(課),不只是過客」後另一次結合GPS/GIS課程教學、地方產業與網路創新的嘗試。過去所結合的是數位典藏理論與實務相關課程,這回則想試著結合整合行銷傳播( IMC)與服務學習的一些概念來發展。

在課程設計與教學目標方面,我們結合文化資產保存、區域發展規劃、文化創意產業、地方商圈輔導與衛星定位技術的外聘專家學者,以搭配任課教師共同進行專題講座和研討方式,讓同學充分掌握融合理論與實務的知識。更選取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位於竹北)鄰近的新埔鎮作為田野和學習場域,以問題導向式學習法(PBL)帶領同學進行參與式觀察,建立學術研究與在地文創產業間紥實的交流關係,訓練學生對實務案例營運策略和發展模式的批判、思考和檢討能力。在理論與專業技術訓練方面則包括當前數位媒體網路社會的發展、消費者行為分析、產品和服務創新、價格與通路策略、專案管理和企劃、各種說服性傳播工具組合、應用時機與策略等面向,尤其注重以結合資訊與傳播科技(ICT)推廣地方商圈文創產業發展。在推動策略和途徑方面,課程強調人文與科技的對話,培育交大人文社會與理工資訊學生能夠跨領域合作,結合數位與人文進而落實於專業領域的能力。結合「科技創新」,建置能串連實體和虛擬的GeoWeb2.0平台,嘗試創造出一個融合文化生活與休閒遊憩資訊交流的互動場域;連結「世代創新」,嘗試以年輕人最流行與擅長的部落格行銷,吸引並刺激不同世代間的對話和傳承;最重要的,嘗試要以社群部落格BOT建置的「模式創新」,希望能夠幫忙克服在地商家與社區進入門檻,推動在地化與網路化的智慧生活科技應用與常民參與機制。

2011年3月22日

宜蘭西機場美軍空照比對與GPS踏查

二戰期間日本軍方在宜蘭佈署了三個飛行場,其中較為人所知的就是現在的金六結基地,以及縣政中心旁的跑道,第三個也是較少人知道的就是位於蘭陽平原西側的"西機場"。筆者曾在先前的文章"從1945年歷史航照看宜蘭飛行場"中簡單套疊了由中研院GIS中心所提供的美軍航照,比對這三個機場的位置與空間分布。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西機場現在的面貌,並展示一下現階段市售的GPS工具在田野踏查的實務應用。
image
宜蘭西機場位於員山鄉的堤防邊,運用Google earth的影像套疊功能,可輕易的將美軍空照套疊於現況空照上面,機場旁的道路、臨近的湖泊與提防成了最佳的定位參考點。調整套疊好的美軍空照之透明度,可清楚的看出原跑道位置的現況地景(下圖為2006年Google衛星影像)。
image
Google Earth6.0提供了360度街景的功能,此時若拖曳游標上的小金人,理論上就可以看到當時機場跑道入口或當時軍事設施的現況街景。可惜這路段尚未建立街景影像,這時候就得出動GPS實地考察囉!
image
1. GARMIN NAVI系列車用GPS導航應用:
將滑鼠游標移到預定考察的地點(如畫面中的白色手掌位置),取得下方視窗中的座標點(24.69118121.77022),將之輸入GARMIN NAVI汽車導航的座標檢索中,就可準備出發了。
image
954
960
964
1008
抵達目的地後映入眼簾的,正是金車集團的威士忌酒廠,Google Earth衛星影像看到的廠房是2006年的影像,現在廠區的規模更為龐大,原本廠區後方的農田已變成製酒工廠的廠房與相關設施了。
image
下圖綠色透明區域為原宜蘭西機場跑道。
image
image
2. Garmin Oregon 550t應用
Garmin Oregon 550t是目前Garmin最新的手持式導航系統,可定位、顯示航點、航跡,也直接拍攝GPS照片。最特別的是可以加入客製化地圖,例如在Google earth中套疊好的美軍空照,與使用者現在的位置作即時對照比較。
445 494
Garmin Oregon 550t的螢幕畫面
啟動客製地圖
1867 2371
藍色箭頭為現在位置,黃色線段為現況道路
可在系統中標訂座標點(紅色大頭針)
以下照片則是筆者在跑道中間,往跑道頭方向拍攝的現況照片..紅色箭頭為照片拍攝方向imageimage

2011年3月14日

東日本大震災航照、GIS圖資、WEBMAP資源彙整

    2011年3月11日日本時間14點46分在日本東北外海海底20公里處發生了芮氏規模九級的大地震。其規模是日本史上之最,日本方面似乎已有要將此地震定調為"東日本大震災"的樣子。這幾天相關單位已陸續發布各類GIS相關參考資訊,不但可讓關心這次地震的學界了解震災的情況,也可作為後續的研究調查之基礎資料。特別是哈佛大學GIS中心特別設立了Japan Sendai Earthquake Data Portal,提供大量的基礎資料以及web 地圖的連結。日本的亞細亞航測公司也將災後的空拍圖像大方在網路上提供社會大眾下載,Google也將高解析度的震災衛星影像釋放出來了。

image
以下將相關網站的連結整理如下:

1. 哈佛大學GIS中心日本仙台地震資料入口網站 Japan Sendai Earthquake Data Portal

image

 

各國製作的Webmap已累計超過28個,仍持續增加中,包含open street map,日本氣象廳公布的官方資料、NHK公開的圖層、台大公開的福衛二號影像…等。

GIS基礎資料則有日本的行政邊界圖層、人口統計(1995年)、海岸線、核能設施點分布、日本地名等資料供免費下載..

 

2.平成23年(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空拍影像http://www.ajiko.co.jp/bousai/touhoku2011/touhoku.htm

image

 

內有數十張空拍影像,並有1公尺解析度IKONOS衛星所拍攝的影像,部分影像使用了遙測判釋技術將受害區域用不同顏色標示出。

 

 

 

3.Google 提供震災前後比對高解析度衛星影像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8079222830783600944/Japan#

image

 

 

非常清晰的震災前後比對照片,置於PICASA免費相簿無償公開,可利用其播放模式,瀏覽受災區域的情況。

 

 

 

被災した地域の皆様には、心よりお見舞いを申し上げます。

探索消失的羅東森林鐵道~古今地圖對照與GPS實察

     日治時期為了日人為了開採太平山的森林資源,於1924年完成了林木運送的鐵道,分為山地段與平地段,其中平地段從土場到竹林共十個車站,加掛客運車廂兼具人員運送的功能,稱之為"羅東森林鐵道。1979年全線停運後,在歲月消磨下這些鐵道已消失在現今的地圖上,然而這段歷史與森林鐵道的發展歷程卻深深影響了日後三星與羅東地區的區域發展。
     嚴格來說,我並不算是鐵道迷,我會在此寫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回應一位研究生的問題,也藉此提醒各位同學解讀地圖與實地田野實察必須兩者並重,研究千萬要避免紙上作業,很多問題到了田野現場,自然會有很多線索可循,當然同學也得要利用實習的機會多多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才行。
     這位同學的問題是,從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的古今地圖的比對,兩套1924年前後的地圖所呈現的羅東森林鐵道路線並不一致,不知道哪一條才是對的?
     首先,閱讀地圖前請先了解地圖的製作目地以及比例尺使用所造成圖徵的限制。兩者是比例尺完全不同的地圖(左側為兩萬五千分之一台灣地形圖,右側為三十萬分之一臺灣地圖),羅東森林鐵道因為概括化的關係,並未出現在右側的三十萬分之一臺灣地圖上。而這位同學認為的森林鐵道,事實上則是羅東街往西的手押台車道路線(相當於糖廠使用的台車鐵道)。
image image
   仔細閱讀臺灣地形圖,可發現羅東街附近共有四種鐵道,包含宜蘭線鐵道(綠色)、森林鐵道(紅色)、手押台車鐵道(下方藍色)、以及製糖用手押鐵道(左側未標示顏色之線條)。依循著這條紅色的羅東森林鐵道線,就可以找到這條林業鐵道的路線(土場→濁水→牛鬥→清水→天送埤→三星→二萬五→大洲→歪仔歪→竹林)與相關車站位置。
image
我們可以利用台灣百年歷史地圖圖層中調整透明度的工具列,選定特定的區域進行同一地點(如三星聚落中心)在不同時期的地圖的對照。
image  
image
透過古今地圖比對,應可推論現在的月眉街很有可能是以前羅東林鐵的鐵道路線。(注意:在此只能說是"可能",古今地圖套疊還是有可能有誤差,或者資訊不足的情況)
image
我們可再切換地圖為衛星影像,做更細緻的比對。此時,也許可以合理懷疑羅東森林鐵道的三星車站很有可能就在畫面中心中山路與月眉街交叉口附近。
image
只要跑一趟,期時就可以看到該處已經改為三星公圓,並設置一個公車亭,裡面有老照片跟簡單的解說記錄了當時鐵道與車站的歷史痕跡。(這地方尚未有Google 街景可以看,要確定得跑一趟現場看看囉)
image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要確認整條鐵道路線,那應該要怎麼做呢? 我會建議你帶著GPS軌跡記錄器實地去走一趟看看。首先你可以利用Google 街景(如果有資料),出發前先確認一下路線。例如下圖就是從現在的羅東林場往北,可以看到大馬路旁的一條小路。對鐵道稍為有點感覺的人,應該可以意識到那以前很有可能是鐵道(有幾個判斷原則:這巷子轉入大路的角度非常奇怪,而此疑似鐵道的巷道會較筆直,轉彎的弧度也會很小)
image
   接下來就是實地走一趟(看要騎腳踏車或開車都行),研途去判斷鐵道可能的行經路線,全程記錄GPS軌跡後,回來後在電腦進行套疊比對(如果設備好一點,可以先將圖疊在Google 地球利用GPS接收器連接筆電,在現場進行即時定位比對,不過我是覺得既然不趕時間,現場把精神放在實地仔細觀察,回家在桌上型電腦大螢幕上操作更佳)。
image
將軌跡記錄器所記錄的的軌跡,輸出為KML格式,利用台灣百年地圖內的KML檔案上傳功能,將實地考察的GPS路線套疊到1921年的臺灣地形圖上。
image
image
上圖有個路段是我有折返的路線(呈現不規則矩形的路線),就是當時覺得這條路有點不太對勁,懷疑鐵道路線很有可能穿過現在的房舍或農田。現場可以實地多勘察不同路線,回來後用套疊比對來尋找解答。
image
很明顯鐵道在尾塹的地方是往南邊走約400公尺連接到現在的田間小路上。而這段偏移的路線從衛星影像上部分藏在民宅後方,部分已被劃為整齊的農田了。
image
至於三星車站的位置,根據GPS軌跡定位的結果應該是在以下圖片的紅色圓圈處(原1921地形圖中並未特別標示車站位置),至於戰後是否有搬遷改築過,還有討論的空間。
image
image
image
寫這篇文章的動機,只是很單純的要回答同學的問題…修過我的課的學生如果歷史地圖都還不太會讀、GPS也不會用,那真的就是我教學無方了…唉。哪天等我心血來潮,再把當時的十個車站跟平地線鐵道路線全部都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吧。

『古地圖中的北台灣』特展

自16、17世紀以後,隨著西方探險、海權及航線擴展至亞洲,位於西太平洋南北航線上的臺灣,與外界往來互動頻繁,臺灣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山林形勢,也出現在不同地圖之中。一幅幅的地圖,陳述著臺灣當時的自然環境、物產、戍守、信仰、族群等不同的生活面貌;而從不同的地圖製作時空背景,更是透露出多元的地圖觀點。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將於2011年3月15日舉辦『古地圖中的北台灣』特展,將從介紹古地圖製作方式開始,帶領觀眾認識臺灣古地圖的美;進而解析地圖中所呈現的知識,讓大家認識不同時期臺灣的地理環境與生活。

展出時間:2011年3月15日~6月7日

展出地點:十三行博物館第一特展室 (新北市八里區博物館路200號)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

承辦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十三行博物館

合辦單位: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11年3月11日

大前研一談教育~建構網路學校與教學品牌

image (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10日電)日本趨勢評論家大前研一,今天在台大綜合體育館暢談教育模式將透過網路邁向系統學習,學生將因而更有主導權,他以創辦的網路學校為例,說明未來教育將走向專業與學生主動。

曾以「M型社會」一書預估中產階級將逐漸消失的日本知名趨勢評論家大前研一,今天現身台大綜合體育館,參加由台灣首度舉辦的「亞太國際教育年會」(APAIE)演講。他以「亞洲的崛起與高等教育的角色:振興經濟之新平台」為題,先以分析全世界經濟,亞洲崛起的趨勢破題,再談到高等教育在亞洲國家可扮演的角色。

大前研一以他在1999年創立的非實體網路學校BBT(Business break through)為例,說明當教育與網路結合時,可以建立1個全新的非實體學校模式架構,並透過網路連結,使貧富雙方有較平等的受教機會。大前研一表示,未來的教育將不以學歷掛帥,教授也不能再用傳統方式教授學生;學生將更有主導權,會以「實際」行動來「突破」現實,求得新知。對學生而言,各有專精的教授與科系,遠比學校名稱來得更重要。

今天也出席聆聽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認為,大前研一以經濟特性結合網路,創立全新教育體系的概念非常好。曾志朗說,目前台灣部分學校雖已有做實驗性的遠距教學,但大前研一提出的是更高層次的整體架構,「他將遠距教學的概念建構成完整的學校,讓全世界的人都能透過該非實體網路學校獲得學習,甚至可取得MBA、BBA,是很有系統的示範教學模式。」

今天也出席聆聽的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王順德也贊同大前研一的觀點,王順德說,「本來就不應該把學位看得重,而是學到什麼最重要。」1000310

--------------------------------------------------------------------------------

在這場演講中,大前研一認為,學校要給學生更實用的知識而不是教科書的理論,也強調未來的教育是透過網路數位化的即時學習,學生使用滑鼠、智慧型手機就可以上課,大學越來越沒有界線。的確,現在網路上已經出現非常多高等教育的學習資源,例如TED,iTUNE-U等,很多知名大學都已經將相關課程或專題演講以影片方式公開在網路上。筆者就常利用這些資源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或將其設計為大學授課教材的參考資料。

image

image

大前研一認為應該鼓勵各校發展特色和品牌,同樣的,我相信系所也需要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學程以及教學品牌。本系2010年起"人文數位與GIS學程"的設計,就是朝這方向跨出的重要一步。

 
G-contents@NDHU Copyright © 2009 Blogger Template Designed by Bie Blogger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