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導向地理資訊系統教材(電子書)

2010年12月28日

「台江古地圖展暨文史保育講座活動」(12/8~1/28)

image

       400年前台灣的歷史始於台江地區,從16世紀至19世紀一直為台灣政治、經濟、交通、軍事及文化的中樞,然經自然地形的變遷,人為利用的環境改變,工業化及都市化的影響,其重要性及歷史地位逐漸轉移。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基於推廣人文歷史保育之理念,邀集台南市文史協會、國立台灣文學館、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共同辦理「台江古地圖展暨文史保育講座活動」,期望透過地圖之展示,重現昔日台江內海及周緣地區的面貌,以及漢人如何以此地為中心,往台灣南北開墾拓殖,循著地圖的脈絡,尋回失落已久的歷史舞台,喚起民眾對該地區的認同感。

            此次展覽分為四個部份:17、18世紀大航海時代的古地圖(1597~)、清代臺灣山海輿圖(1700~1894)、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域圖(1895~1945)、台南地區地圖集(~1996),並辦理七場學術講座,邀請國內相關學者專家前來進行演說,吸取不同的觀點與知識,加深對台江地區及府城的認識。因此,歡迎對文史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本活動無需事先報名,意者請於展覽地點參觀,演講前及早到場。活動相關訊息查詢請上台江國家公園網站http://www.tjnp.gov.tw/

  • 展覽時間: 99/12/8~100/1/28
  • 展覽地點: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南部辦公室
  • 主辦單位: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台南市文史協會、國立台灣文學館
  • 協辦單位: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南市
  • 文化資產保護協會
  • 學術講座:共七場
  • 地點:國立台灣文學館


11月28日(星期日)
14:00~16:00
第一場主題:荷蘭地圖所見的台江內海
主講人: 翁佳音 教授/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地點:國際會議廳

12月8日 (星期三)
14:00~16:00
第二場主題:台南地區中心城市的轉移-從熱蘭遮城到台灣府城
主講人: 溫振華 教授/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
地點:國際會議廳

12月9日 (星期四)
14:00~16:00
第三場主題:台江內海的變遷
主講人:張靜宜助理教授/台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
地點:國際會議廳

12月10日 (星期五)
14:00~16:00
第四場主題:台江的滄桑
主講人: 石萬壽 教授/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地點:國際會議廳

12月11日 (星期六)
14:00~16:00
第五場主題:圖像、文本與空間論述:十七至十九世紀的府城及安平
主講人:石文誠助理研究員/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
地點:第一會議室

12月12日(星期日)
14:00~16:00
第六場主題:安平、台江、府城的歷史地理學
主講人:吳密察教授/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地點:第一會議室

12月13日(星期一)
14:00~16:00
第七場主題:海洋之子鄭成功
主講人: 周婉窈 教授/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地點:國際會議廳

相關報導:

2010-12-19 中國時報 【邱祖胤/台北報導】

還沒有GPS、Google Map的年代,台灣一樣被看光光!在台南「台江國家公園」舉辦的「台江古地圖展」,六十幅由荷、西、日、中等國繪製的台灣地圖,不僅重現昔日台灣地形地貌,也突顯當年東西方強權對台灣的重視。展出地圖多數是由官方製作,荷蘭人、西班牙人留下的測繪圖,宛如電影中的神祕藏寶圖。

有一些還是「諜對諜」下的產物,如一幅《明鄭軍備圖》是從鄭成功陣營流出,輾轉傳回清朝官方手中,字裡圖間,諜影幢幢;此外,清康熙年間繪製的《台灣府台江內海輿地圖》,人物、商家、風土民情清晰可見,猶如台版《清明上河圖》。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石文誠表示,這些地圖代表不同時期人們對台灣的觀察角度。如大航海時期的地圖,把台灣推向國際舞台,讓台灣成為西方強權必爭之地;清代地圖則有宣揚國威及開山撫番的目地;日本時代為了殖民需求,對台灣進行地毯式調查,因此地圖鉅細靡遺。

展出以「台江」為名,指的是位在台南市的台江內海,研究十七世紀台灣史最重要的地方之一。這些結合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等單位的資源,蒐集來自台灣、美國及世界各地的台灣地圖,可一窺台灣數百年發展史。

其中年代最久的,是荷蘭人一六三六年繪製的《福爾摩沙和澎湖群島地圖》。不但清楚呈現海岸線及海域地形,還標示出幾個重要的原住民部落。由於地圖是從福建方向看過去,因此台灣呈橫躺姿態,宛如藏寶圖似的,台灣就像是充滿寶藏的金銀島。

此外,原件由美國國會圖書館典藏、清康熙四十年間繪製的《台灣府台江內海輿地圖》,還了繪畫藝術,詳細描繪府城台南街道、商家及人物等風土民情。

地圖前景的大海灣就是台江內海,船隻雲集,顯見當時台江內海尚未淤積。此外熱蘭遮城、紅毛樓等荷蘭建築清淅可見,不但具有地圖功能,同時也是一幅寫實的民間風情畫,把三百年前的台灣記錄下來。

原件出自中國大連圖書館的《雍正初年福建台灣沿海輿圖》,是在朱一貴事件平定後所繪製。此時清廷開始注意島內防備,圖中詳繪塘汛、砲台及台江外側能否停船的情報。有趣的是,此圖以磚造房舍代表官署,茅草屋代表民宅及番社。另一幅鄭成功駐守台灣時期留下的《明鄭軍備圖》,是清朝情報蒐集的產物,詳細記載鄭成功建立的軍事地點,地名都冠上「偽」、「賊」等字樣,顯示當時敵對狀態。

2011 數位典藏與學習國際會議

2011 數位典藏與學習國際會議

image

會議主旨

2011年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際會議定於2011年3月16至19日(星期三至星期六)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舉行。本次年會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國際合作分項主辦,並與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博物館電腦網路協會台灣分會(Museum Computer Network Taiwan)及電子文化地圖協會(Electronic Cultural Atlas Initiative, ECAI)協辦會前工作坊。

數位化技術迅速的發展,帶動各類數位化資料進行跨主題、跨領域的結合,研究人員進而從中發展出新的研究題目及研究方法,亦促進更深入的國際合作。本會議作為國內外數位典藏專家學者研究交流的論壇,讓國內學術界與歐、美、亞國家學者們分享在數位典藏上的發展經驗。今年的會議除了主題及獨特性之成果展示外,更進一步著重於數位保存、數位人文與數位學習等議題。歡迎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計畫成員與相關領域研究機構工作者踴躍報名。

會議主題:

  1. 數位典藏內容與加值應用(Content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
  2. 數位典藏技術開發與創新(Digital Archive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s)
  3. 科學資料及生物多樣性資料之典藏(Scientific Data & Biodiversity Collections)
  4. 使用者參與(User Participation)
  5. 數位保存(Digital Preservation)
  6. 地理資訊應用推廣(Spatial Technology – community deposit of maps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s)
  7. 數位學習(e-Learning)
  8. 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

會議資訊:

時間:2011年3月16 日(三) - 19日(六)
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科學社會館
會議網址:http://collab.teldap.tw/teldap2011/

線上註冊:https://collab.teldap.tw/teldap2011/reg/

2010年12月27日

佐倉步道之撒奇萊亞文史考察_解說點(加強版)

image     11/20日筆者特別邀請了國福社區的執行秘書黃秀英小姐,跟本系大二學生一同走訪花蓮近郊的佐倉步道。秀英姐研途介紹了許多精彩的撒奇萊雅族的生活故事、神話故事與歷史文化傳統,給我們這次的登山健行提供了最精彩的註解。以下是筆者用DV拍攝的導覽短片,配合GPS的定位,除了呈現每個解說點的位置座標,也將短片鑲嵌在gps軌跡上。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配合以下地圖,瀏覽每個解說點的精彩介紹吧!
  • 佐倉步道位置:沙婆礑山東麓(登山口座標:24.020532,121.580299)
  • 佐倉步道全長:3950公尺
  • 佐倉步道海拔:海拔430公尺
image
步道背景概說:
image
       佐倉步道位於沙婆礑山東麓,早期為台泥晶山礦區的產業道路,於民國85年停採後,因鄰近花蓮市區,民國92年經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規劃為「佐倉步道」。佐倉步道是一條水泥碎石及泥土的產業道路,步道全長約為3950公尺,海拔高度為430公尺 。「佐倉」位於台灣花蓮的吉安鄉,早期稱為「茄苳腳」,日治時代日本人根據茄苳樹的發音sakulu而將地名改名為佐倉,光復後則改為國福里。
        左圖為林務局出版佐倉步道導覽手冊的附圖(指北位置弄錯了,上方為東),圖中標示的導覽點並非這次的解說點,在此補充說明如下:
1.管理站及廁所(目前僅存廁所功能)
2.停車場
3.舊水泥裝卸區(有六個大拱門)
4.明隧道(通過後即可看到花蓮市景觀)
5.大葉赤榕(已被颱風毀壞,看不到了)
6.第一觀景台
7.第二觀景台(後有小山洞)
8.第三觀景台及廁所(廁所無法使用)
9.第四觀景台(因颱風損壞,無法使用)
10.第五觀景台(步道終點)
11.八堵毛溪
解說點1:佐倉步道入口~介紹旁邊八堵毛溪地理位置與生態環境<影片>
image      佐倉步道循沙婆礑山東麓向上爬升,傍臨終年清澈的八堵毛溪,此溪是國福里撒奇萊亞族許多老人家共同的回憶,當時須美基溪與八堵毛溪水源豐沛,除了漁獲豐富,且現為紫斑蝶棲居地。八堵毛溪瀑布過去為社區居民活動之區域,多在此地捕捉魚蝦蟹,也是社區居民假日活動的地方,但為保護其自然環境生態,目前已禁止民眾前往烤肉或進行捕魚活動。
座標: (121.57711, 24.018627)
解說點2:LARIMENA鬼怪的傳說<影片>
image       撒奇萊雅族曾經有位小男孩跟父親到此遊玩走失,一周後竟然在遠在宜蘭的蘇澳山區被人發現,對於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小男孩完全沒有記憶。族人解釋可能被傳說中LARIMENA這種鬼怪給帶走。根據族人口述,LARIMENA這種鬼怪,在佐倉採礦時期,喜歡作弄住在位於山上的工寮裡的工人,經常於工寮外嘻鬧,為了驅趕此鬼怪,當時工人會拿一塊布將其尿濕,並掛在門口防止鬼怪靠近。據說,此種鬼怪體型嬌小,其高度僅到人類的膝蓋呢。
座標(121.574017, 24.020639)
解說點3:俯瞰佳山基地談以前的村落的故事<影片>

      過去位於現今佳山基地圍牆外的佳林村,村內擁有一所教堂及小學,當時村人大多以撒奇萊亞與阿美族族人為主,後因佳山基地的進駐而被迫遷移,居民遷移位置以北埔的嘉里村、國福社區的福光街及花蓮市市區等三區為主。

座標(121.573722, 24.017625)
image
解說點4:撒奇萊亞族人溜滑梯的中間點<影片>
image
    此地為過去撒奇萊亞族人利用香蕉莖作為繩索運輸農作物的中間點,從此地將農作物運輸至山腳下僅要15分鐘左右,大大提升了運輸效率,此外,此運輸工具在過去也常被小孩子們拿來當作溜滑梯遊樂。

座標(121.574138, 24.017295)
解說點5:俯瞰彈藥庫談周邊聚落產業活動<影片>

     彈藥庫過去尚無圍牆時,部落民眾多在其周圍種植農作物,而佳山基地營區進駐後,居民開始較少在此附近活動。但仍然有一部分的民眾於山邊種植桂竹,或是在山上種植南瓜、花生等農作物,以維持生活所需。

座標(121.573709, 24.015896)
image
解說點6:山洞裡的人頭典故<影片>
image
   這裡的山區原為太魯閣族人之獵場,而居住於山腳的撒奇萊亞族人為爭奪獵場,而與太魯閣族發生戰爭,互相砍殺,因此被砍下的人頭則被放於此山洞之中。此外,一部分的撒奇萊亞族人為防止被獵人頭,而逃離部落。(山洞在觀景台的後方)
座標(121.572283, 24.01494)
解說點7:撒奇萊雅族人溜滑梯的起點<影片>
image
     此地為過去撒奇萊亞族人利用香蕉莖作為繩索運輸農作物的起點,族人與農產品會由此滑下至中間點做銜接後,在向下滑行至山腳。

座標(121.573004, 24.01674)
解說點8:嵐風嶺(Belat),部落的避難地<影片>
    
     嵐風嶺為佐倉步道的終點,撒奇萊亞語稱之為Belat,此地為一個地形較為平坦之地,加禮宛事件後,一部分的撒奇萊亞族人避居於此地,因害怕遭受攻擊,因此於此地居住達3.4年之久,後來遷居至山下。由於此地土壤相當肥沃,因此在6.70年前還有部落民眾於此地種植農作物。
座標(121.567812, 24.017408)
image 
解說點9:撒奇萊雅族部落成年禮的故事<影片>
image
    此地也是撒奇萊雅族人成年禮活動之終點,過去部落成年禮為上山砍伐柴木,但現在則利用爬山做為取代,並於國福大橋旁火神祭祭場教授部落傳統舞蹈,完成整個成年禮的流程。

座標(121.56776, 24.018059)
步道導覽地圖(點擊星號即可看到姐說短片)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佐倉步道

2010年12月26日

<智慧生活>IBM對未来5年的科技預測「Five in Five」

<新聞轉載>【陳怡妏╱綜合外電報導】2010/12/25 06:30 蘋果日報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5年後的日常生活會是什麼模樣?美國電腦大廠IBM本周公布「未來5年5大創新發明」年度預測,預言再過5年的視訊電話將和科幻電影《星際大戰》一樣,投射出如真人親臨現場般的3D立體影像。其他可望在5年內問世的創新發明,包括能跟空氣交互作用發電的空氣電池,會自動分析天氣、路況,找出最佳路徑的智慧導航系統等。

3D全像視訊電話
未來3D全像攝影技術將蔚為主流,不論是跟遠在地球另一端留學的子女,或在外地出差的公司同事進行視訊電話,對方影像將以3D全像方式投射在眼前,就像真的跟對方面對面聊天,甚至能跟對方的3D影像在大街上並肩同行,邊走邊聊。

智慧導航系統
未來衛星導航除了會幫忙找路,還更有智慧!IBM研發中的新型智慧導航系統,採用新的運算模式和預測技術,在計算出最短路徑之餘,還會自動分析天氣、車流量,前方是否施工、發生車禍導致堵車等交通狀況,找出最適合的出發時間和路線,還能幫忙找停車位,上班再也不怕遲到。

熱能回收
目前電腦運作產生的熱能,都直接散進大氣層,白白浪費掉了。IBM開發中的晶片型水冷系統,可以有效回收電腦產生的熱能,做為供應辦公室或住家冷暖空調的能源,更環保節能。

人人都是科學家
未來科學家將能從人們汽車、手機、錢包上的感應器,甚至在網路上發表的推文,即時了解世界各地的生態等各種研究所需資訊,用來打擊全球暖化、拯救瀕危動物,或追蹤外來動植物等。若發生地震等重大天災,政府也可以利用這些即時資訊評估災情,擬定救災策略。

空氣電池
這種跟人類一樣呼吸空氣的電池,靠空氣中的氧氣跟金屬交互作用就能產生電力,體積更小,電力也將比現有的鋰電池強10倍,可望用在電腦、甚至電動汽車上。若科學家未來成功降低電晶體的耗電率,說不定電池會直接從手機上消失,只要靠被拿取時產生的能量就能運轉,再也不用充電。

image

2010年12月25日

下個世代的行動地圖~可離線瀏覽的Android版Google Maps 5.0

Google為Android版Google Map 5.0推出新功能。新版本有兩個主要特徵,首先是3D互動的操作,另一個則是離線地圖瀏覽的功能。目前為止,Google地圖的下載,主要是以地圖方塊拼接的方式,依照不同層級的比例尺,提供地圖的瀏覽。最近則開始以向量式地圖的方式提供地圖服務,並新增了3D地圖(可旋轉、任意縮放、以及側向瀏覽)以及羅盤模式的地圖探索。

image 
傾斜而放大(左)或使用羅盤模式(右)進行定位

在過去,下載地圖到手機會佔用很大的記憶體空間,一般靠上網連結地圖,也常遇到無網路服務時就無法留覽地圖的窘境。由於向量的資料量僅為以往點陣圖模式的百分之一,新版的Google地圖可以將使用者查閱過的地圖儲存在手機當中,因此當手機無法連線時仍可以查閱地圖、導航或做路徑規劃。


 
Google mobile5.0目前可以在Android Market中下載。Android 1.6及更新版本即可安裝使用,但Android 2.0或更新版本才能使用3D、離線等功能,部分功能需要搭配衛星定位、電子羅盤、多點觸控等才能使用。

資料編譯自:http://googlemobile.blogspot.com/2010/12/next-generation-of-mobile-maps.html

2010年12月22日

<轉載>行人導航來了 誤差不到3米

【聯合報╱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2010.12.22 02:40 am

由研勤科技成功研發國內第一套行人導航軟體,民眾可透過平板電腦或手機的導航軟體到處趴趴走。記者侯永全/攝影

經濟部技術處輔導廠商研發國內第一套專供行人使用的中文版行人導航軟體,以3D技術拍攝街景,內建六百座地標模型,以實景導航滿足行人的需求。

「行人導航系統」透過地面衛星接收站和電台傳送訊號,協助行人規畫徒步或乘車路線,除了提供距離最短的路徑規劃,也可以「找」到有騎樓、地下街的「避雨」路線,而且定位精準,誤差在三公尺內。

研勤科技董事長簡良益昨天說,民眾只要在手持裝置(例如內建GPS的手機)安裝軟體,便能結合地圖資訊及周邊景點,依個人需求規畫徒步路徑,以及大眾運輸轉乘路線。

除了應用在手機之外,研勤科技也開發出防水耐震的可攜式導航機,行人可以隨身攜帶,也可以裝設在自行車或汽機車上。

簡良益說,專門給行人使用的導航軟體,在日本已經行之有年,而歐洲則以Google Map為大宗;中文版的行人導航軟體目前已在花博園區內免費試用,未來將發展為收費服務,但上市時程和收費標準,仍在研議當中。

研勤已完成台北市南港區、信義區三百六十度市街環場影像的布建,將逐步搜集台北市各區的地圖資訊,最快後年可拓展到五都。

2010年12月21日

第一屆智慧生活種子師資培訓營<智慧生活空間_講義>

第一屆智慧生活種子師資培訓營已在本月18日圓滿結束,筆者參與營隊”浮士德工作坊",分享相關教學經驗與跨領域授課經驗。以下是筆者在工作坊內使用的一些講義與案例,在此提供給參與的學員以及有興趣的夥伴們參考。
image
image
服務課程活動案例:花蓮佐倉步道的文史考察(含Google Earth/GPS/應用與田野記錄)
講題:空間化的文史新視野:淺談web2.0時代的鄉土文史教學

浮士德工作坊其他老師的講義與分享網址:http://hakka.nctu.edu.tw/SMART/2010workshop.htm

2010年12月20日

新書介紹《古地圖密碼:1418中國發現世界的玄機》,劉鋼著

image

    <查看地圖時,潛意識會告訴我們,地圖通常是以北為上方。這種潛意識來自於地圖的繪製規則。可是,我們曾否想過,這種規則源於何處?為什麼這一規則不以東、以西或者以南為上方呢?。

     準確地講,世界上並沒有一個明文規定,要求地圖學家在繪製地圖時必須以北為上方。以北為上,僅僅是一種地圖繪製習慣。

傳統史學觀認為,這一習慣源於歐洲,16世紀歐洲航海家依據北極星辨別方向,由此逐漸形成了以北為上的繪圖規則。然而,這種觀點卻與許多古代地圖相矛盾。在16世紀之前,不僅許多中國地圖學家,甚至一些歐洲或阿拉伯繪圖師也早已將北作為地圖的上方。

     古代地圖繪製者與現代地圖學家不同,他們在繪製地圖時,有意無意地會在圖中反映出本民族或本區域的文化、信仰以及他們的世界觀。正是這些因素促成了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區域的諸多民族在繪製地圖時普遍接受了某種習慣,這種習慣經過千百年之後形成了公認的規則。

     此後,隨著人類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東西方交流日益頻繁,全世界逐漸接受了某一民族的地圖繪製習慣,最終形成了當今世界各地一致公認並且遵循的繪圖規則。

     為了尋求這種規則的起源,我們必須沿著地圖史的脈絡,溯委窮源。鑑於一些歷史學家聲稱,此規則源於西方,我們的探索之旅就從歐洲地圖史中起步。

     以東為上的古代世界地圖

     5世紀至14世紀期間,歐洲知識界一直深受基督教教會的控制。為了維護基督教的統治地位,教會想盡一切辦法排擠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些西方史學家將這一時期稱之為歐洲的「黑暗時代」。

     在這一漫長的歲月中,基督教教義主宰著歐洲的地圖學。此時期歐洲出現的地圖基本上都將世界繪成一個圓圈,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位於地圖的中心,伊甸園所在的東方處於地圖的上方。這些圓形世界中間通常用一個與英文字母「T」相類似的圖形將整個世界分成歐、亞、非三塊大陸(見圖二)。歐洲與亞洲之間隔著頓河或者黑海,非洲與亞洲之間為尼羅河,將歐洲和非洲分開的則是地中海。

     史學界認為,這一形狀的世界地圖是七世紀西班牙塞維利亞主教聖.伊斯多爾(St.Isidore)發明的。這種世界地圖出世之後,其模式在歐洲盛行了近八百年。由於這種世界地圖的構成要素是一個圓圈和其中的「T」字,史學界普遍將這類地圖稱之為「T-O世界地圖」。據統計,歐洲目前已經發現了六百多幅這種類型的古代世界地圖。這一數字顯示出,在黑暗時代的歐洲地圖學中,T-O世界地圖居占著絕對的主導地位。

     中世紀早期,歐洲還流行著另外一種世界地圖。它看上去略比T-O世界地圖複雜,但基本上保持了T-O世界地圖的格局。這種世界地圖通常繪出歐、亞、非大陸上的四條主要河流,即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恆河,並且將亞當和夏娃畫在地圖的正上方。據稱,這種地圖最初源於八世紀西班牙修道士貝徒斯(Beatus)之手。為此,史學界將此類地圖稱之為「貝徒斯地圖」(Beatus Map)。

     13世紀之前,基督教教義認定世界是一個平坦的圓形,耶路撒冷位於大地的中央,大地四周都是深不見底的海洋。在基督教教義的主導下,當時歐洲人繪製世界地圖的主要目的僅僅是為了解說《聖經》中講述的世界,而不是為了表現真實的地域輪廓。那時,歐洲的世界地圖繪製者大多是教堂的神職人員,他們繪製的世界地圖通常作為基督教書籍中的插圖,或者掛在教堂內作為宗教宣傳畫。這些地圖內容簡單,注釋稀少,圖中描繪的重點是天堂所處的方位和聖地耶路撒冷的所在地。正是由於這些原因,中世紀早期歐洲人繪製的T-O世界地圖和貝徒斯地圖,總是按照《聖經》中的記載,將伊甸園所在的東方作為地圖的上方,以耶路撒冷作為地圖的中心。

     13世紀下半葉,歐洲繪圖師們逐漸將一些地理訊息添補到T-O世界地圖之中,「T」和「O」兩個構圖要素開始發生了變化,並且逐漸從圖中消失。但是,以東為上方的繪圖原則很長時間維持不變。

     進入14世紀,世界地圖在歐洲擺脫了作為《聖經》圖示的地位,漸漸地被視為一件獨立的作品。從十四世紀一些歐洲教堂的圖書目錄中可以看到,世界地圖開始被單獨編排目錄,而不是像以前僅僅作為書籍的插圖。西方史學界將歐洲這一時期出現的世界地圖稱之為「轉型期地圖」。最能反映此類地圖特徵的,當數維斯康緹教父於1321年繪製的世界地圖和黑格登(Ranulf Higden)於1350年繪製的一幅世界地圖。在這兩幅世界地圖之中,已經可以看到一些表現地域輪廓的圖形以及相關的地理訊息。但是,兩幅地圖仍然嚴格遵循著歐洲傳統的繪圖原則,將東作為地圖的上方。

     從14世紀下半葉開始,歐洲人的地圖方位格局出現了實質性變化。許多歐洲地圖學家放棄了以東為上的傳統,改成將北作為地圖的上方。同時,他們不再將聖地耶路撒冷置於地圖的中央。最為典型的圖例就是1415年《德.韋哥世界地圖》。此圖以北為上,圖的中心位於曾經作為蒙古帝國天文、地理研究基地的撒馬爾罕。

     「協於上下,以承天體」之圖

     清代著名陰陽學家葉九升在《地理大成山法全書》中將中國古代傳統地理學分為兩大類:一類稱之為「地利」之學,即為了識別道路遠近、審視山川險易或測量地勢高低等實際目的所做的地理研究;另一類稱之為「地脈」之學,即出於勘驗風水和命運占卜等目的所做的堪輿研究。

    正如葉九升所言,中國古代地圖的確可分為實用和堪輿兩大類。實用之圖的作用是幫助人們了解自然地理狀況,而堪輿之圖則是出於華夏民族的信仰。我們談論九鼎圖時曾提及《左傳》中的一段記載:周定王的使節向楚王講解九鼎時稱,九鼎是「協於上下,以承天體」。與九鼎一樣,中國古人繪製堪輿地圖的目的是為了承轉天意。

     由於古人認為承轉上天規定的秩序是皇帝的一項重任,祀天祭地在古代社會被視為一件國家大事。《左傳》稱,國家大事無非分為兩種,一是祀天祭地,二是軍事征伐 。《三國志》也記載:但凡君王立國建都,首先應確定祀天祭地禮儀所在的位置。祀天祭地包括「祀天」和「祭地」兩部分。「祀天」是對天的崇拜,在陰陽五行中屬陽性;「祭地」也稱「社祭」,是對地的崇拜,在陰陽五行中屬陰性。而地圖則是「祭地」儀式中不可缺少的「禮」品。

     中國古代有關祭地的最早記載,可見於2000多年以前成書的《周禮》。但在漢朝之前,對祭地的方式並沒有統一的規定。自漢文帝始(西元前2世紀),祭地逐漸演變成為一種固定不變的禮儀。漢代之後,歷屆封建朝廷基本上承襲漢制禮儀,直至清朝末年。

     中國古代祭地禮儀的規則主要包括:祭壇為方丘,且位於都城之北;將犧牲祭品埋在祭壇北側;祭地儀式中,皇帝面朝北方。祭地時祭壇上、下擺有許多社祭用品,地圖就是其中之一。《周禮注疏》記載:祀拜蒼天必須配有天文圖,祭拜大地必須配有地圖。

     漢代史學家班固在《漢書.郊祀志》中也說:祀拜蒼天須用天文圖,祭拜大地須用地圖,畫有日、月、北斗的為天文圖,畫有山川的為地圖。

     《漢書.律曆志》也載:祭拜大地,應用正方形地圖表現出大地的形狀。《通典》和《後漢書.祭祀志》也均有關於地圖作為祭地供品的記載。《十洲記》記述說:漢武帝曾經要求東方朔繪出載有東海、南海、西海和北海的地圖,漢武帝得此圖後將其隨身攜帶,並常對此圖行禮朝拜。《文獻通考.郊社考》記載了西元56年漢光武帝的一次祭拜儀式,此儀式在漢朝國都正北方舉行,儀式上擺有地圖、神像和供品。

     在上述史料記載中,地圖被稱為「地理」。「地理」最初是易學中的概念,它專指用於「祭地」或占卜的地圖,這種地圖通常描繪出山脈、河流、海洋以及地域輪廓。

     漢朝之後,許多封建王朝承襲漢制,在祭地儀式中將地圖作為祭品。《元典章.崇祭祀》記載了元朝皇帝數次祭地禮儀,從記述中可以看出,每次祭地禮儀都使用了地圖。

     作為祭品的地圖,在方位、形狀和內容方面必須服從祭地禮儀的要求。祭地是對土地的崇拜,故用於祭地的地圖必須畫有陸地、海洋、山川、江河。古人以正方形表示靜止不動的大地;從其形,擺放在正方形祭壇旁邊的地圖也必須是正方形。祭地禮儀的朝向為北方;順其向,祭地禮儀中擺設的地圖也必須是以北為上方。

     中國古代製作地圖的另一個特殊目的就是用於占卜。地圖占卜起源於易學。這種哲學認為,地圖是連接天地、反映天意的神物,從中既可以預測上天賜予的吉祥,也可窺測出天意安排的凶災。有關古人將地圖用於占卜的最早記載可見於孔子編撰的《尚書.洛誥》。此書記述說,古人通過觀察河水進行占卜,並且通過繪製地圖反映占卜的結果。

     西元前5世紀至西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期,中國劃分為若干個諸侯國,其中七個最具實力。為了預測這七個諸侯國的興衰,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別對應七個諸侯國。這種星宿分配就是古代「分野」理論的起源。戰國之後,許多封建朝代基於分野的理論,以星象作為轄區劃分、布兵設營以及官隸設置的參考依據。中國古代的國都建築規劃也受占星術的影響。北京故宮之所以稱之為紫禁城,其名稱源於紫微垣星宿。古人認為,紫微垣星宿是天神的居住地。與其相對應,人間皇帝的起居地稱之為「紫禁城」。北京故宮的東華門、西華門、左掖門、右掖門以及端門等名稱也都源自一些星象的稱謂。

     比如《史記.天官書第五》在描述太微垣星座時說:在上天的皇宮中,武將位於西方,文官位於東方。據此,北京故宮院內,西南有武官進出的武英門和專為武官配備的武英殿,東南有文官進出的文華門和專為文官配備的文華殿;北京內城南側有兩個側門,西邊的側門稱之為「宣武門」,東邊的側門稱之為「崇文門」。可見,占星術在北京古城的規劃布局中曾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在中國古代星象觀測體系中,北極星是最主要的恆星,北斗七星也是最主要的星座。《論語.為政》稱:政權以道德為中心,這如同北極星居眾星之中。《史記.天官書》也說:北斗七星是天上皇帝的坐騎,它位於天的正中央,陰陽五行、季節時令全部都圍繞著北斗七星運轉。

(以上文章摘錄自《古地圖密碼:1418中國發現世界的玄機》,劉鋼著,聯經出版)

作者簡介(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劉鋼

知名收藏家、地圖史學者

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現為知名商務律師、收藏家、地圖史學愛好者。曾在《地圖論壇》和《測量學研究》(E-Perimetron)等地圖史學刊物發表學術文章,並數次在國際研討會上發表講演。2006年1月,他將收藏的《天下全輿總圖》(《天下諸番識貢圖》摹本)公布於眾,引起很大回響。《經濟學人》、《時代周刊》、《紐約時報》、CNN、BBC、路透社、法新社等數十家國際知名媒體相繼報導,引起全球轟動。鳳凰衛視「文化大觀園」曾經播出專題訪談節目。2009年9月中央電視台播出三集紀錄片《古圖探祕》之後,作者及其收藏的《天下全輿總圖》再次引發熱烈探討。

作者數次在國際研討會上發表講演:
2006/10/4 新加坡「鄭和下西洋論壇」  講題:「辯析《天下諸番識貢圖》」
2006/10/7 馬來西亞「鄭和下西洋與麻六甲」 講題:「鄭和下西洋的範圍」
2007/7/10 中國青島「鄭和航海經濟文化國際論壇」 講題:「鄭和下西洋與中國古代文明」
2010/7/5-8日 馬來西亞「第一屆鄭和國際學術會議」 講題:「鄭和時期的西洋概念及範圍」
2010/7/31-8/2 中國大陸西安「第七屆中國地學史學術研討會」 講題:「裴秀『製圖六體』新釋」

2010年12月17日

GPS軌跡的加值應用範例(金車城堡)

image

  Google Earth6.0發布後,讓空間與時間資料的整合更為簡便,特別是記錄有空間位置(經緯座標),以及移動時間的GPS軌跡,可輕易的在Google earth中作時空的飛覽。再加上照片或影片的鑲嵌與文字簡介,一個跨越時空的虛擬實境導覽就可輕鬆在彈指間完成囉。

以下是筆者教學使用的範例檔案,記錄了宜蘭頭城烏石港附近的山區觀景小徑,以及山上獨具特色的金車城堡。這範例也應用了Google Earth6.0另一個重要特色-街景導覽了。飛覽快結束前,畫面將轉入台九線省道的街景,顯示要進入這觀景小徑的入口唷。

PS:IE在使用Google Plug in時可能會有狀況無法撥放。推薦使用Firefox或Google瀏覽器。

2010年12月2日

新聞轉載:建迷你菸樓 鳳林老菸農傳藝

建迷你菸樓 鳳林老菸農傳藝

更新日期:2010/12/02 04:11

〔自由時報記者花孟璟/鳳林報導〕鳳林鎮北林里、大榮里擁有全台密度最高的大阪式菸樓,今年九月凡那比颱風造成菸樓損傷慘重,社區居民為了傳承古早菸樓的建築工法,共有十多名老菸農在村子裡蓋一間縮小版的菸樓模型,約二米高度,雖然是迷你模型,但該有的竹編泥牆、排煙口等都鉅細靡遺,將來這動菸樓可成為解說教育的最佳教材。

鳳林鎮的菸樓在凡那比颱風後受損嚴重,菸樓主人黃春華說,設法自行修復菸樓時,也很感嘆能夠把菸樓修復回原貌的老匠師愈來愈少,將來建造菸樓的傳統技術還可能會失傳,因此他提議社區共同學習、製作一棟縮小版的菸樓模型,請來老師傅技術指導年輕人,不但可以傳承菸樓建造的技術,也可以成為解說教育的教材。

菸樓模型從上月廿二日起施工,北林三村社區工班年輕一輩的溫玄光、羅金蘭、謝華樹、邱煥光、蕭文祥等,用廢棄的木頭搭建菸樓骨架,再找來老菸農黃順朋、黃春華、楊火土擔任技術指導,經過反覆討論、修正,菸樓也逐漸成型,為了達到完美,不僅菸樓的規格、比例都要和真實的菸樓一樣,菸樓的烘乾室也堅持要用傳統的竹編夾泥牆施工法,以黃土、稻桿混合製作,至於通氣口、溫度觀測窗、鐵管、爐灶口等等細節也樣樣不缺。

新聞轉載:光華號小叮噹列車 重現光華

光華號小叮噹列車 重現光華

更新日期:2010/12/02 04:11

〔自由時報記者蔡百靈/花蓮報導〕繼日前LDK59蒸汽老火車頭單機驗收成功後,四節活躍於四、五○年代的光華號車廂,昨天也重現風華,台鐵於花蓮站區後方特別鋪設的窄軌上,進行LDK59火車頭附掛光華號車廂行駛驗收,不料因細部問題未解決,最後驗收取消,讓鐵道迷們扼腕不已。

細部問題未解決 待驗收

被鐵道迷稱為「小叮噹」的光華號車廂,有著鮮黃色的外觀,鐵道迷「火星人」說,早期花東線鐵路為全台唯一的窄軌路段,像是LDK50系列的火車頭,或是光華號的車廂,都只能在花東線鐵路才能見到,直到民國六、七○年代,隨著柴油車的引進及花東線改為標準鐵道,蒸汽老火車頭及光華號車廂,也就走入歷史。

台鐵原本將僅存的LDK59火車頭及四節光華號車廂,放置於花蓮火車站前的鐵道園區,在各界爭取下,去年發包進行修復,昨天四節光華號「小叮噹車廂」也歸隊大集合,但台鐵最後取消驗收,讓一早就來守候的鐵道迷為之錯愕。

這四節「小叮噹車廂」年代各不相同,從早期的木造車廂,到後來的鋼鐵車廂、鋁皮車廂,可以窺見火車的製造與時俱進,內裝則有古樸的沙發椅、木製長條椅,甚至還有早期的臥舖車廂,讓鐵道迷彷彿走進時光隧道,他們都希望,老火車頭拖著光華號車廂在窄軌上奔馳的這一幕,趕快實現。

↑台鐵昨天於花蓮站區後方用LDK59火車頭附掛四節光華號車廂亮相,吸引不少鐵道迷。 (記者蔡百靈攝)

新聞轉載:百年建物藏身 花蓮憲兵隊揭秘

image

 

〔自由時報記者蔡百靈∕花蓮報導〕隱身於花蓮憲兵隊軍事重鎮的百年歷史建築,昨天揭開神秘面紗!

花蓮縣文化局近期舉辦老照片講座,由講師葉柏強所提供的一張日治時期中正橋下的建築老照片,引起熱烈討論,葉柏強說,據他了解,照片中的建築物至今仍然存在,且已有上百年歷史。

軍方招待所 不對外開放

有了這一線索,文化局人員興起探秘的念頭,昨天一行人前往憲兵隊實地考證,果然發現這棟神秘的百年歷史建物,且軍方已經整理得相當完善,目前當作專屬招待所,不對外開放。

文化局人員說,由於憲兵隊為軍方基地,外界一向難窺究竟,當他們獲得許可,實地見到這棟建築,都感到相當難得,根據軍方提供的資料,這棟有著和洋式外觀,充滿古樸閑靜氣息的平房建物,起建年份應為一九○七年,至今已有一百零三年歷史,但其早期用途究竟為何,仍待考究。

根據史料,花蓮憲兵隊現址原為日治時期日軍駐地,日本憲兵及原住民義勇軍都曾駐紮在此,民國卅三年,爆發太平洋戰爭,此處曾經成為戰俘收容所,戰俘都被關在水牢中,收容過新加坡英軍阿瑟善西佛,及數名英美將軍,為戰後重要遺跡,隨著歷史沿革,此憲兵營區至今仍是軍事重鎮。

深藏軍營 文化局不知曉

多年來,深藏憲兵隊中的日式建築遺跡默默存在,甚至連文化局都不知曉,比起擁有八十年歷史的美崙溪畔日式宿舍群「將軍府」,這棟軍事基地內的日式建物,更加古老悠久,因此「它」的發現,對於花蓮文化而言,具有深遠的價值,這次曝光,也更顯難得。

 
G-contents@NDHU Copyright © 2009 Blogger Template Designed by Bie Blogger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