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導向地理資訊系統教材(電子書)

2010年8月25日

1510走讀八里新書發表~八里文化遺址豐富‧文史故事一五一十

【北縣訊】為推動地方區域課程,臺北縣政府出版「1510 八里走讀─人文生態故事輯」,8月25日(星期三)將在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舉辦新書發表會。這是一本由臺北縣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召集八里地方學校,結合地方生態文史工作者,成立「1510八里走讀」策略聯盟工作坊,歷經一年來的教師專業成長研習,編輯製作出版216頁的地方文史生態故事圖文輯,許多八里地區新出土的文史資料首度公開,歡迎關心文史工作及鄉土教育的夥伴踴躍參加。

   所謂「1510」指的是臺15線經過八里鄉境及其沿線的10個村,經過研究團隊地毯式的田野調查,耆老訪談,將生態文史資料編輯出版,提供學校教師及社會人士到八里走讀,進行深度旅遊學習。該書將八里地區分為六個區域,製作文史走讀故事地圖,並首創「八里老地名地圖」,在八里地方文史工作者:李平、林一宏、劉還月、陳健一、翁淑娟、蘇秋金和周川夏等人的深度調查下,首度製作推出,讓讀者從老地名地圖中,重新看到50年前的八里農業時期的風貌,讀圖懷古,饒富思古幽情。

     八里鄉鄉誌總編輯李平表示,這是八里鄉歷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文史調查,書中揭開了廖添丁的死亡之謎,敘述觀音山石的興起和沒落,臺北國際商港的建造和影響,詳繪觀音山登山步道地圖,並帶您走讀近年來最夯的八里左岸風景線。八里坌文史社學者林一宏指出:地方人應知地方事,歷史是文化素養的底蘊,也是人文環境教育的基礎,這本書的出版,是地方史教育的落實。臺灣民俗學者劉還月特別強調:文史、生態是地方的資產,本書將帶領我們走讀八里,攀上觀音山616公尺標高最高點,俯瞰過去,眺望未來。

    教育局劉和然局長推動地方鄉土教育不遺餘力,其表示有意義的課程與教學必須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並應訴諸對在地的情感,鼓勵各地區學校和文史工作者合作,開發文史教材做為學校教師的本位課程,彌補九年一貫課程的缺隙。參與協辦的臺北縣環境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木城說:觀音山海拔多少?觀音山下的古墓群怎麼來的?八里最大的溪流是哪條溪? 紅水仙溪的溪水為什麼是紅的?臺北大港跟八里的的未來發展為何?廖添丁在八里是怎麼殞命的?大坌坑遺址在哪裡?這些都是身為八里人應該知道的。

   「1510八里走讀」將於8月25日假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舉行新書發表會,與會人士將獲贈新書一本。該書已製作成數位電子書,並將公布在臺北縣永續環境教育中心網站/資源分享/出版品項下(http://web.sdec.tpc.edu.tw/se/DocLib2/Forms/AllItems.aspx),歡迎關心地方文史人士上網下載。

資料 詳洽:教育局環教科科長黃詩芳 電話:29603456#2741
撰 稿 人:教育局輔導員林愛玲 電話:26100305#31

image

0 意見:

 
G-contents@NDHU Copyright © 2009 Blogger Template Designed by Bie Blogger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