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導向地理資訊系統教材(電子書)

2011年10月12日

牛犁社區的青少年交流會館~一個文化資產活化與社區營造的新思維

image

    花蓮縣壽豐鄉的豐田社區最早是日本的農業移民村,村落中許多日本時期留下來街道、水圳、老農舍等歷史建築等都是當地特有的文化資產。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日本農舍不是已改建新屋,就是日漸頹圮、毀壞。牛犁社區交流協會以創新的社區營造理念,以社區自己的力量,將一棟老農舍改造為堅固實用且兼具地方歷史特色的青少年交流會館。想知道這棟美麗的房子是怎樣打造出來的嗎?

image

這是從Google街景擷取出來的影像,可清楚看到改建前的農舍以頹圮不堪,淹沒在小樹叢中。該建築物的情況尚不符合古蹟的條件,也難以登錄為歷史建築文化資產...牛犁社區發展協會的楊總幹事,想了一個創新的社區營造方法,既可以讓這棟老建築有新生命,也可進一步活化做為社區年輕人的交流場所...

03

牛犁社區的楊總幹事利用社區執行相關計畫的一些結餘款購買建材,由社區在地的木工、水電工人擔任志工,以社區自己的力量來修建這座舊農舍。修建的同時保留原有的木造基礎架構,以鋼筋補強,同時也留下一面當初建造該房子時以竹片加黏土砌成的牆壁內層,將可作為日後移民村建築史的活教材...

04

農舍周圍的綠地,除了綠美化之外,也蓋了一棟淋浴間與廁所,除了在屋頂設計以雨水作為一般生活用水使用之外,並在旁邊打造了一個生態池,藉由生態工法回收使用過的水資源。室內則以日式通鋪的方式規劃,日後將可做為在地環境教育的教學與實踐場域。

05

有人曾跟楊總幹事說,這麼好的場地是否可作為單車客的民宿,應該可以吸引不少外地人來這邊體驗吧。楊總幹事說,這樣的民宿在花蓮已經很多了,我們要的不是商業性的利用,我們希望提供一個給在地青少年活動的地方,以及一個讓外地來的年輕人跟我們的小朋友交流與共同學習的場域。只要有年輕人願意來交流、體驗,我們免費提供住宿都沒有問題。...從這句話中,您可深深體會到一個有別於傳統社區營造的遠見..

2011年10月8日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賈伯斯2005年的史丹福演講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 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 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麼休學?(聽眾笑)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 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 問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 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 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 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的態度才軟化。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聽眾笑),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只知道我為了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聽眾笑) 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這一點也不浪漫。 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 去印度教的 Hare Krishna 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 Hare Krishna 神廟的好料。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務, 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

      舉個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 我學了 serif 與sanserif 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方。 書寫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很迷人。 我沒預期過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電腦。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等比例間距字體了。

      又因為 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聽眾鼓掌大笑)。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休學,沒有去上那門書寫課,大概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 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 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 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 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同。( Jobs停下來喝水)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有關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 Steve Wozniak 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我們拚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電腦( Macintosh),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解僱了。

      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僱了?(聽眾笑) 嗯,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就這樣在我 30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解僱了。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有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了創辦HP的 David Packard跟創辦Intel的 Bob Noyce,跟他們說很抱歉我把事情給搞砸了。我成了公眾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
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電腦中經歷的那些事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 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 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 Pixar 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Laurene)談起了戀愛。 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Toy Story),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聽眾鼓掌大笑)。

       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 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 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復興的核心部份。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 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 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 愛你所做的事(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聽眾鼓掌, Jobs喝水)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聽眾笑)這對我影響深遠, 在過去 33 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麼?」 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 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

      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瞄,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預計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 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儘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胃進到腸子,將探針伸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聽眾鼓掌)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 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純粹想像時,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面這些: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 (聽眾笑)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
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教條所侷限-- 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聽眾鼓掌)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 《Whole Earth Catalog》, 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那是位住在離這不遠的 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那是 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 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面 Google,在Google 出現之前35年就有了:這本雜誌很理想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Stewart 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Whole Earth Catalog》, 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 1970 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 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非常謝謝大家。

clip_image001[4]

2011年10月4日

吉野驛站前廣場的保存與歷史空間探索-行動導覽篇

       隨著網路與通訊技術在日常生活的普及,過去以數位典藏為目的的數位科技運用,已逐漸轉化為行動式(mobile)且無所不在(Ubiquitous)的實境體驗。在田野實察的過程中,這些行動導覽技術與平台,配合GPS與GIS工具的應用,也成為現場解說與實察的好幫手呢。

  以這次的吉野驛站前廣場的考察為例,筆者事先當然得先做功課,蒐集車站的沿革'、歷史變遷等圖資、影片等,製作簡單的簡報投影片,將之輸入平板電腦(筆者使用Android系統),即可在考察過程中有效地來應用。以下是老師找了兩位大二的小朋友,實地體驗一下利用平板電腦進行行動導覽與解說的流程(以下所使用的軟體都是免費app)。

1.出發前先開啟平板電腦的簡報檔,解說實察區域的基本資料(利用Polaris Office)

image image

2.在室外啟動GPS(如果有3G網路不一定要到室外),查詢抵達實察目的地的最佳路徑以及預估行程時間。(利用Google地圖)

image image

3.在車內啟動GPS軌跡紀錄app,紀錄考察行程路線以及相關定位資訊。(利用My track)

image image

4.出發囉~

image

5.在歷史空間現場對照地圖、老照片史料進行解說與考察

image image
image

6.考察結束後,可瀏覽所記錄的GPS資訊以及現場拍攝的照片檔案。

image image

吉野驛站前廣場的保存與歷史空間探索-數位典藏篇

     延續上一篇有關舊吉安車站(吉野驛)前稻香路的擴寬工程及站前廣場歷史空間保存的討論。接下來讓我看看數位典藏資料庫中有那些歷史線索可以提供我們參考。

    舊車站所在地的吉安(吉野)昔日稱為七腳川,為南勢阿美族七腳川社的原居地,明治44年8月(1918年)改稱為「吉野」,大正3年1月設吉野驛。從文建會的國家文化資料庫,我們可以找到以下兩張木造車站拆除前的老照片。

image

   1948年1月1日吉野鄉改為吉安鄉,吉野站改稱吉安,謂之「吉祥平安」,1971年6月1日改為簡易站,此木造老站房於東拓後遭到拆除的命運。

image

image
Google地圖中的方框,就是舊吉安站的位置,上方的橢圓框是新站位置。兩者相距約1200公尺(可參考圖面的比例尺)

image
同樣的位置讓我們將時空拉回到1924年,利用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可清楚看到當年車站的位置(圖中的よしの),以及周邊的聚落,左方是吉野移民村的清水聚落,下方是草分,上方則是薄博社的聚落。

image
在將時光倒推回一世紀前的台灣堡圖,當時除了薄博社聚落以外,其餘都還是荒地呢。(值得留意的是,當時的七腳川事件並無法從此地圖中找到明確的線索,需要配合其他的史料來解讀。)

同學們,想知道這些地圖套疊是怎樣做出來的嗎?老師用的不過就是免費版中文版的QGIS軟體及中研院提供的線上歷史地圖圖層。(上過GIS的同學應該更清楚怎樣自己做歷史地圖套疊與出圖加值應用吧!)

image

最後,補充下慈大傳播系學生所製作的紀錄短片,採訪了以前站長的兒子,利用老照片與現場導覽影像,清楚講述了吉野驛的歷史空間變遷。對吉野驛關心的朋友們,值得觀賞一下。

吉野驛/作者:劉宗祐.簡秀芳

吉野驛站前廣場的保存與歷史空間探索-現地實察篇

image    最近舊吉安車站(吉野驛)前稻香路的擴寬工程,引發了在地居與文史工作者民對於舊吉安車站站前廣場保存的運動。該車站舊址所在地的吉野村是日治時期東部的第一個官營移民村,而車站更是當時農產品轉運的出入口。隨著吉安站的遷址以及人口外移,大眾也逐漸忘了「吉野車站前廣場」曾是吉安鄉人重要的生活圈,尤其是吉安鄉的客家人,該廣場上的貨運行老屋更有獨特的歷史意義。

   站前廣場正前方的稻香路在30年前的都市計畫中預計要拓寬成15米,礙於經費,直至民國98才通知居民用地徵收,100年才開始執行工程。然而拓寬計畫至今早已有許多不合時宜部分。稻香路底自吉興路通往舊吉安火車站一段喇叭狀廣場,因車站拆除且禁止通行,早已無車流通行需求,而舊吉安站週邊尚存的一些老建築,將隨著道路拓寬而消失,整個站前廣場歷史空間也可能隨之抹滅。

    歷史空間的保存,對在地文化的理解與與歷史記憶傳遞有何意義呢?根據陳財發(2007)的解釋,歷史空間係指人與歷史交會之「所在」,也是人間、時間、空間整合起來的共同體,更是兼具社會性、經濟性、文化性與自然性等複合性的空間。若從文化資產的角度接入,歷史空間是指具有文化、藝術、科學及其他等歷史價值之特定空間,其具體內容可涵蓋法定的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遺址、文化景觀及非法定的老地名、紀念物、閒置空間等範疇。

   具體來說,歷史空間的特質是一個可見、可觸、可及的實體歷史,置身其間會有強烈的臨場感與參與感,也有穿梭時空隧道的空間感、有印證史實和歷史事件的體認以及回歸鄉土的認同感。目前道路的拓寬工程已經進行到站前廣場的前方,在此也呼籲吉安鄉公所及營建署暫緩稻香路底50公尺的拓寬工程,重新思考吉野驛廣場保存可能性,切莫草率行事毀了吉安鄉的重要資產。鐵路的東拓已經拆毀了舊吉安站,隨著花蓮市周邊的快速發展,吉安鄉已經很難找到當年日本移民村的歷史痕跡,若這吉野驛站前廣場空間也消失了,日後到訪查吉安歷史文化的遊客,還真不知道可以看什麼了。

image
原吉安驛的現址

image
舊車站現址旁的鐵軌與行人禁止通行告示牌

image
以前的吉安驛現在已經變成附近居民的開心農場了

image
趁全線電氣化之前拍一下沒有電線桿的美麗鐵道景觀

image
喇叭狀的站前廣場空間,石桌子是以前日治時期的稻香派出所位置

image
站前廣場旁的老貨運行(八十年的老房子)
image
以前的鐵路局老宿舍(現在還有人住喔)
image
廢棄宿舍入口的水泥柱被改為籃球架了(有點矮)

image
拓寬工程已經進行到老貨運行的圍牆旁了,再進行下去,貨運行老建築勢必最少得被拆掉三分之一了。

擴寬前的站前歷史空間,還可以用先用Google街景來懷舊一下….
(Google還真的是在做功德呀)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11年10月1日

2011 創意服務模式WISE團隊競賽 World Innovative Service Enabler

image

競賽題目:設計展現個人生活體驗,以及洞察社會需求,且足以感動人心的創新服務模式

說明:"服務"不再僅僅是產品的附加價值,已經是企業營運的關鍵產品,"服務"可以用科學化、系統化的方式來分析建構、進而形成商業模式、並且創造經濟價值。如何將服務的概念,結合生活體驗及社會需求,透過團隊合作共同發想,整合跨領域資源、學習專案企畫與執行力,素人也可以建構新商業模式,並且創造未來。

image

詳細資料請參考活動官網: http://www.saylingwen.org.tw/2011wise/Competition_Rule_Regulation.htm

2011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教學活動設計競賽

image

  典藏經典文化 巧思融入教學

數位典藏計畫典藏國家文物、文化成果,以國家力量強調本土內涵、呈現臺灣文化多樣性脈絡;並期待整合文化內容、開發技術與創意結合的應用,呈現臺灣文化在人文領域、社會領域、自然環境領域的多樣性。為鼓勵教師利用數位典藏計畫成果製作教案,推廣並延續台灣文化,舉辦「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教學活動設計競賽」。今年已邁入第六屆的「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教學活動設計競賽」已開始收件。得獎者除有獎金獎勵外,所有入選者作品都將供全國教師瀏覽使用,讓更多學子體驗您的創意結晶!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教學活動設計比賽,即日起開始收件至11月15日為止,以數位典藏成果為主題素材,製作一完整教案(含 : 作品說明書、學習評量、學習單等)。優秀得獎作品除可獲得獎金外,將於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資源網站、或其他政府部門教育應用相關資源網站中長期展示,供全國教師瀏覽使用。歡迎教師、師範體系學生、文教工作者或是對數位教學有興趣的朋友報名!

第五屆數位典藏與數位教學活動設計競賽辦法

競賽目的

本競賽之目的,在鼓勵教師運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產出之豐富資源成果內容,融入教學活動之中, 並製作出符合教學所需的教材,促使更多教師與學生得以在不同的教學與學習領域中,使用豐富變化後的教材,創造「教」與「學」的對話空間, 以提昇教學品質,營造更完善的教學環境。

舉辦單位

(一) 指導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二) 主辦單位: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計畫

競賽分組

(一) K12組
(二) 社會組

參賽資格

(一)  現職教師、實習老師、師範院校或修習教育學程之在學學生
(二)  文教工作者(包括但不限於社區大學講師、補教出版業者、學齡前教材開發業者、終身教育教學者等)
(三)   修習過教學設計或相關課程,或對於數位教學有興趣者
(四)   參賽者可以個人或組團隊報名參賽,參賽件數不限
備註:參賽者必須具中華民國國籍者

競賽報名

請至 競賽官網 報名

報名費用

本競賽免費報名參加

活動網址:http://competition.aspa.teldap.tw/teaching/index.php

2011 Asian Smart Living Summer School

image
Innovation & Connections: "Crafting” a smart journey in Formosa

The Talent Cultivation Program for Smart Living Industry is delighted to announce that the “2011 Asian Smart Living Summer School” will be held from November 30 to December 4, 2011 in Taiwan! This will be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to address the advanced topic of Smart Living in Asia. It will serve as a leading showcase and major platform for Smart Living education.

Overview

The 2011 Asian Smart Living Summer School addresses topical issues and provides experiential activities to deliver an intense learning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who aim to further their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in this field. The curriculum is based on the 'double diamond' design process model, which was developed by the Design Council in 2005 as a simple graphical method of describing the design process, and is divided into 4 design phases: Discover, Define, Develop, and Deliver, which maps the divergent and convergent stages of the design process. The 5-day Summer School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4 stages:

Discover
To mark the start of the project, students will be accommodated in a real life setting. The needs of the product or service user, or an opportunity that must be addressed, will be observed and identified by students through the designed experiential activities and exploration of the local communities and manufactories.

Define
The workshop will be held over the last 2 days. Findings from the Discover stage will be collected, and the initial ideas for solutions will be pitched and prototyped.

Develop
Students will be coached to refine one or more concepts that will address the problems or issues that were identified during the Discover and Define stages.

Deliver
The concepts of a product or service that successfully addresses the problem identified during the Discover stage will be delivered and presented by students as their future project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http://office.smartliving.org.tw/summer2011/

 

About Smart Living

Talent Cultivation Program for Smart Living Industry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aiwan has built up a very competitive OEM/ODM-oriented industry and achieved the so-called Taiwan Economic Miracle.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as it faces 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and of competition from emerging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India, and Brazil, Taiwan has had to rethink its fu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mong the many new challenges ahead, those that call for urgent assessment include issues related to the country’s aging society, its extremely low birth rate,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related to global warming. Unlike the OEM/ODM-based industry of the past, future industry must be developed with consideration given to the humanities,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cultural uniqueness, and social fairness.

To this end, the Talent Cultivation Program for Smart Living Industry aims at cultiva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and, thus, equipping them with the ability to fit the future needs of emerging industry, needs that relate not only to technology but also to social,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With these ends in mind, this Talent Cultivation Program will focus on three fields: Sustainable Smart Living Space, Smart Health and Medical Care, and Culturally-oriented Living Technology.

Sustainable Smart Living Space

“Sustainable” implies the significance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is subfield, covering micro-, meso-, and macroscopic spaces, ranging from a car, room, house, community, and city to the entire country.

Smart Health and Medical Care

Medical care as a core technology and infrastructure facilitates clear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ervice provider and consumer. Cooperation among medical care center units, such and hospitals or care centers, will facilitate student internship. Community college participation will incorporate potential consumer perspectives into the courses.

Culturally-oriented Living Technology

Exploring local culture, history, and industry in-depth will cultivate cultural sensitivity and awareness in students. After acquiring insight of local culture, students will apply their observations in specializing and making living technology appealing to customers.

The program will promote what we are calling “sandwich” courses. These courses will consist first of all of a creative outer layer made up of student-based service learning courses and industry-based courses created in cooperation with academic institutions. The inner layer of the sandwich will include gener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and hands-on courses. These courses will be developed through an innovative integration of the resources of various universities and businesses. They will also bring in a variety of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will even draw on such entities as university student clubs. The approach is one that is meant to promote teacher, student, and industry participation, to break the communication barrier that exists among different disciplines, to bring together scattered resources, and to modernize out-of-d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ultimately, to spark innovative ideas.

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文化資產數位典藏100_1<課程介紹>

第一週 課程介紹 (9/28)

資訊社會與網路基礎建設的發展日漸成熟,各類型文化資產的數位典藏建置與推廣已成為眾所矚目的數位人文發展方向。我國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於已完成第一階段的建置成果。考量未來的長久發展以及永續經營、經驗的傳承與人才的培育乃是不可忽視的重點項目,因此本課程的教學目標為完整介紹文化資產數位典藏建置以及推廣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

1. 本課程以教材模組方式設計,共分為三大模組:

  • 【模組一:文化資產與數位典藏基礎】介紹文化資產的基本概念、清查與記錄的方法,接著講授以數位典藏技術進行文化資產的數位內容建置的理念、原則,詮釋資料的建置方法;

  • 【模組二:文化導向地理資訊系統】探討以GIS作為文化資產資料展示的平台的意涵,及其時空基礎架構所需要的歷史地圖與遙測資訊,最後討論國內有關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的發展現況;

  • 【模組三:文化資產數位典藏的行動加值】探討當前的Web2.0網路架構與行動導覽科技所賦予文化資產導覽的各種可能,特別著重GPS技術以及導覽遊程媒體(如電子書、Google飛覽)的加值應用方法。

教學採小組報告與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各組除了老師所提供資料外,需另外蒐集與整理國內外相關文化資產數位典藏成果與推廣案例在課堂中跟同學分享並進行評論。透過參與式學習,本課程的學生將共同針對花蓮的鄉土文史資料進行數位典藏的加值與推廣實作。老師將對各組的興趣與需求提供相關參考資訊,課堂上也會對各組的報告進行詳細的討論,提出具體改進策略。

2.最近有關文化資產保存與數位典藏新聞討論

案例一: 吉野驛文史工作室新聞稿:關於舊吉安站周邊老建築的保存 <請連結以下網址>吉野驛站前

吉野村,全台灣第一個日本移民村。1914年,吉野村有了一個小小的火車站。在今日的稻香路向東一直走,就能回到已消逝的吉野驛。祖父一家人曾經在此刻苦生活,老貨運行也在風吹雨打下屹立不搖了八十年,直到一紙公文帶出這個故事...

案例二: 台北機場數位典藏挨批" 四不一沒有"<請連結以下新聞網址>聯合新聞網100.9.22報導:

台北機廠明年即將搬遷,台北機廠數位典藏本周正式上線。但是台鐵花費200萬委外建置台北機廠3D動畫影片,卻被爆畫質、內容太粗糙,網站「四不一沒有」,即「3D不清楚、文物不解說、文冊看不見、上線不測試、雷射攝影沒有畫質可言」。

3.有夠藝思:2011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教學活動競賽活動介紹

有夠藝思

數位典藏計畫典藏國家文物、文化成果,以國家力量強調本土內涵、呈現臺灣文化多樣性脈絡;並期待整合文化內容、開發技術與創意結合的應用,呈現臺灣文化在人文領域、社會領域、自然環境領域的多樣性。為鼓勵民眾了解數位典藏計畫內容,並參與使用典藏成果,展現台灣文化豐富內涵,推廣台灣軟實力,更達到與產業結合,開啟台灣文創產值,舉辦「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商業應用競賽」。今年已邁入第六屆的「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商業應用競賽」已開始收件,凡具中華民國國籍者,不分男女老幼皆可報名參加。得獎者除有獎金獎勵外,更有獲得產業媒合機會,讓你的作品被世界看見!

活動網址連結 截止日期:2011.11.15

 
G-contents@NDHU Copyright © 2009 Blogger Template Designed by Bie Blogger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