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這些機堡多遭到拆除或閒置荒廢的命運,目前僅存的14座機堡當中,有2座位於宜蘭市思源里,在金六結基地南側靠近宜蘭河堤岸附近。這兩座機堡僅戰後短暫曾為駐軍所用,其餘時間均棄置該處,原本內部漏雨、鄰近髒亂,並為遊民所佔用,且為不良份子聚集之犯罪場所。
在社區人士與社造單位團體的共同努力下,於民國95-96年由社區認養此兩座機堡,並將靠近宜蘭河堤道路的荒廢機堡整修再利用,內部以社區在二次大戰時的戰爭經驗,及思源機堡的社造參與過程為主題,打造「思源機堡故事館」,外部則透過景觀整修,結合休憩及周邊農園生產的使用,創造出親人親里的綠色公園,達到歷史空間保存活化的目的。
機堡屋頂上的竹飛機,乃依照耆老口述,重現當年欺敵竹飛機的型式與工法。現在當然不作欺敵用途,藉由公共藝術再造的過程,這竹飛機跟機堡已成為宜蘭河畔的一個重要文史地標。
從宜蘭河堤遠眺思源機堡。跟其他機堡(如進士里機堡)較不同的是機堡上方的土堆或草皮已被移除,露出原始的鋼筋水泥表面。
至今,思源機堡已逐漸經營為思源社區的交流中心。並且有以機堡、麻竹環境、社區老少為主題,結合生產與生活的教育學習活動,如一年一度的思源麻竹筍文化節、竹筍美食的研發、認識機堡文化巡禮、小朋友畫機堡、耆老說故事…等等。
在太平洋戰爭神風特攻隊的大時代歷史軌跡下,蘭陽平原上其實有著各種融合於日常生活之中的戰爭故事,圍繞著蘭陽溪、南北機場、機堡、八角塔台等這一系列至今仍存在的軍事地景空間。戰爭期間除了造竹飛機外,還有推飛機、躲空襲、殊開、當公工、看轟炸…等等歷史留存在社區老一輩的記憶中。藉由思源機堡的載造與活化利用,讓這些歷史空間充滿豐富有趣的人文精神,也成為宜蘭鄉土教育、社區文化傳承的重要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機堡旁有個地下水井,不需要搬動把手,水龍頭不時的擁出沁涼的湧泉。炎炎夏日在這裡納涼、玩水真的是很享受呢!
看官們可能會想問這思源機堡怎麼去呢? 嗯就在宜蘭河堤的永金二橋旁邊,就會清楚看到 思源機堡的指標囉!
接下來讓我們跨越時空,從1945年美軍的空拍圖(中研院掃描典藏)看看這兩座機堡的位置。
宜蘭北機場在戰後的命運如何呢? 右側變成了金六結的基地,左側多作農業的使用。中間則有老舊眷舍,以及一個規模還蠻大的幼稚園唷。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北機場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