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導向地理資訊系統教材(電子書)

2009年6月7日

石壁仙洞(二十五頭洞)踏查

image

   位於花蓮花蓮縣秀林鄉水源村美崙溪中游北岸的石壁仙洞,為一典型的喀斯特洞穴。根據李思根教授的調查,該處的地質屬於第三紀變質岩系之三錐層,由碳質大理岩與石墨片岩,絹雲母片岩等構成,屬石灰地下洞穴形態,形成機制可能係娑婆噹山東南之小型斷層或節理,經地下水溶蝕和機械風化而成。洞向S12° E呈78° E傾向,傾角30°縱深81m,由五個豎坑式之洞穴套組而成,內有乳頭狀、劍狀及石藤狀和末端鋸齒狀鐘乳石;最高第五洞有石筍、石簾、石幔及後二者重疊互生者,至於石柱則只有零星小型分布。

   石壁仙洞目前為花蓮慈惠堂管理,為信眾靈修場所,如照片所示,除掛上慈惠堂的標識外,並設欄杆上鎖。然而這個石灰岩洞卻與日治時期驚動社會的「威里事件」有關,是100年前太魯閣族原住民獵殺日本人,並放置頭顱的地方。當時日人因此稱此為「二十五頭洞」。

    威里事件」發生在明治三十九年(西元一九0六年),事件發生地點就在現在的花蓮空軍佳山基地內,而「威里」就是佳山基地一帶,為當時太魯閣族原住民語發音的地名。一九0六年日人公司「賀田組」,在花蓮市與新城鄉交界處的佳山基地一帶與原住民交易,日人專門收購山產等貨品,但總是欺負原住民不識字,不懂得做生意,讓太魯閣族原住民屢遭損失,太魯閣族原住民最後忍無可忍,終於開始計畫復仇行動,將賀田組自總經理以下的二十五名員工全部殺害,並將頭顱砍下帶走,日人在事發後只找到罹難者的身軀,卻無頭顱。

     事件發生後,太魯閣族原住民將罹難者頭顱帶往山區藏匿,日本政府始終無法破案,當日本警察,在現今花蓮市國福里附近半山腰上的一個洞穴,發現罹難者頭顱時,已經是二十九年以後,日人於是稱這個藏匿頭顱的洞穴為「二十五頭洞」,帶走頭顱厚葬,並在事件發生地點立紀念碑。

   台灣省文獻會研究員王天送先生在十七歲時,曾隨一名日籍考古老師前往國福里附近半山腰察看,當時日籍老師曾告訴他:「這就是二十五頭洞!」。戰後,王天送曾對「威里事件」進行詳細的調查,確定當年日籍老師所指稱的二十五頭洞,確實是曾經被原住民用來藏匿「威里事件」二十五名罹難者的頭顱。當然,現在這石灰岩洞已看不到這些頭顱了。

   昨日跟本系康老師踏查在石壁仙洞的所在。雖然仙洞不過是在約300多公尺高的山腰地帶,但山路陡峭難行,登山路徑多已被雜草所淹沒。我們在山腳下跟原住民借了鐮刀根木棒,一路劈草趕蛇開路上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以下的田野記錄。

1.仙洞登山路線考察照片

2. 仙洞考察路線&地形圖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無標題

3.Google Earth 3D互動導覽

0 意見:

 
G-contents@NDHU Copyright © 2009 Blogger Template Designed by Bie Blogger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