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導向地理資訊系統教材(電子書)

2010年6月1日

臺灣學系列講座 : 不沈的航空母艦~~二戰時期的臺灣飛行場

      風不僅對於飛機起降影響甚大外,對於一個城市的興建與規畫也影響甚鉅。過去臺北城原本沿著淡水河南北向發展,在日本時代漸漸朝東軸方向發展。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助理教授洪致文,6月12日將在中央圖書館臺灣學系列講座中,以「不沉的航空母艦──二戰時期的臺灣飛行場」為主題演講。

  洪致文表示,臺灣近代歷史上,在二次大戰結束之時,臺灣島內分屬日本陸軍與海軍的航空部隊,有著共計五十多座的各種飛行場,且以南部、中部密度最高,北部次之,東部較少,但其數目已可謂極為驚人。因為,自從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以來,臺灣便進入了戰時體制,而「臺灣要塞化」理論的提出,擬將臺灣建構成一座「不沉之空母」(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的軍事規畫,更是迎向大航空戰的必要軍事建設。

      在演講中,介紹臺灣二戰時之飛行場的初步調查結果。洪致文說,透過疊圖分析及田野調查,將介紹這些飛行場的所在位置。因為,了解這些飛行場的位置與範圍,更能進一步保存這些飛行場內部或周邊所遺留的戰爭遺跡,例如:軍隊之行政處所、砲臺、軍需相關工場、機堡(掩體壕)等。

     這些日軍機堡從形式上來看,大致可分為海軍、陸軍兩類。典型的海軍機堡在現今臺灣的新竹機場、岡山機場仍可發現;而典型的陸軍機堡,則可在宜蘭的南飛行場發現,此機堡目前還受到宜蘭縣列為歷史建築保存。在戰後六十年間,臺灣這些日軍興建的機堡,有些挪用為寺廟、民眾房舍或軍用倉庫。類似這樣的機堡新用途,也給予了這些機堡等戰爭遺跡另一個新的生命。

    飛行場除了戰略價值外,演講中也以二戰時期臺北簡易飛行場(現今松山機場)的選址與空間演變,來介紹風在城市街道紋理中的歷史刻痕。洪致文說,在過去的研究當中,對於「風」在城市選址上的角色,以及城市佈局中工業區與居住空間相對位置的選擇都有所探討。然而,透過盛行風與飛機場跑道的相關,繼而影響了城市中的街道紋理,則尚未有研究提出。

   洪致文嘗試從如今臺北市民生社區一帶的街道走向,解構城市發展中,一種受盛行風方向所影響的軸線與街道紋理過程。他所提出的論點,係以二次大戰後期在臺北市東區所興建的簡易飛行場為例,連結「盛行風向→ 飛行場跑道方位與軸線 → 防禦用圳溝範圍 →街道方位與走向」,來說明民生社區一帶的街道紋理,是如何受到風的影響,而有軸線上的轉變,進而成為城市中的歷史刻痕。

 

  • 活動日期: 民國 99 年 6 月 12 日(星期六)
  • 報名截止日期: 民國 99 年 6 月 11 日(星期五)
  • 活動地點: 4樓4045教室
  • 聯絡人: 余慧賢
  • 聯絡電話: (02)29266888 #4221
  • 傳真電話: (02)29263457
  • 電子郵件: lot_ntl@mail.ntl.edu.tw
  • 0 意見:

     
    G-contents@NDHU Copyright © 2009 Blogger Template Designed by Bie Blogger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