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數位與GIS教研實踐工作坊
時間:2011年3月26日(星期六) 上午10:00~下午3:00
地點: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五守樓五樓國際會議廳
活動宗旨:
因應教育部的原師資培育科系轉型計劃、以及合校後的系所調整,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將原「歷史GIS」學程的課程結構重新調整,並更名為「人文數位與GIS」學程。本「人文數位與GIS教研實踐工作坊」,即邀請國內人文社會領域涉及GIS教學與研究的專家學者,以討論座談會之形式,進行經驗分享、交流與綜合討論,提供本系師生思考人文數位與GIS相關課程的規劃方向,以及設計具可行性與前瞻性的教學研究計畫。
場次安排:
9:30~10:00 報到10:00~10:10 主席致詞(康培德: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系主任)
第一場 人文GIS的教學與研究
時間 | 講題 | 講員 | 主持人 |
10:10~10:30 | 人文數位與GIS學程的規劃理念 | 郭俊麟(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 康培德(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系主任) |
10:30~11:00 | 從典藏到倡議:地理資訊科技(GIS)的教育現場 | 胡正恆(靜宜大學生態學系助理教授) | |
11:00~11:30 | Google Earth和GPS的地理教學設計 | 陳哲銘(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 |
11:30~12:00 | <綜合座談>:人文GIS的教學與研究 | 與談人:郭俊麟、胡正恆、陳哲銘 |
第二場 人文與科技的反思與前瞻
時間 | 講題 | 講員 | 主持人 |
13:00~13:30 | 歷史GIS的應用與反思 | 顧雅文(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 林祥偉(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助理教授) |
14:00~14:30 | 台灣文化資產地理資訊系統發展現況與研究議題 | 廖泫銘(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助技師) | |
14:00~14:30 | 當GIS遇上整合行銷傳播:交大「讓新埔不只是過客」與地方文創休閒遊憩產業的案例分享 | 林崇偉(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 |
14:30~15:00 | <綜合座談>:人文與科技的反思與前瞻 | 與談人:顧雅文、廖泫銘、林崇偉 |
演講摘要
人文數位與GIS學程的規劃理念
(郭俊麟,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伴隨著系所轉型與跨領域師資整合的背景,重新規劃“人文數位與GIS學程”成為系所發展的主要特色之一。作為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我們認為臺灣研究的教學與推廣更應特別強調如何與數位科技結合與應用,其內容包含數位典藏加值、多媒體整合、GIS應用等,並著重內容與技術如何融入教育、研究、產業運用與社會傳播等面向。透過學理基礎與科技運用緊密連結,除可在教學研究上創新議題,並可培養具備數位資訊運用能力的本土文化推廣與及跨領域研究人才。
此跨領域的課程規劃架構,主要源自本系前身原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系於民國96年申請教育部人文教育革新中綱計畫-人文數位教學計畫下的“歷史GIS數位化學程”的典範轉移。筆者將於本次工作坊,分享這三年的歷史GIS數位化學程的推動經驗與心得,特別是“人文數位與GIS學程”規劃過程中課程調整與重新設計的部分。並進一步以本系執行教育部資通訊-人文先導計畫-文史脈流行動導覽平台計畫的過程,闡釋臺灣文化調查研究結合資訊應用的發展潛力與學習效益。
從典藏到倡議:地理資訊科技(GIS)的教育現場
(胡正恆,靜宜大學生態學系助理教授)
人類學家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在科技的人類學研究裡,耙梳「科技產物」如何重新織造與市民使用者間的社會關係。拉圖其多元且跨界的工作企圖中,有一個批判面向正適宜今日台灣地理資訊學界(GI,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重新評價直線進步史觀下「科技教育」的社會建構性質。回顧台灣當代的GIS應用科技教育,從1990年代國科會主導之「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開始,提出以「線上典藏」為科技加值的靈魂;到2000年代原民會推動「原住民族部落地圖計畫」意欲恢復傳統領域;再到2010年代教育部推動的「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改弦更張以跨領域基礎(通識)課程、以及服務學習為執行的兩大場域,強調「行動體驗」科技使用在生活中的「智慧」、以及未來與創新產業的連結效應。這項「科技文化」的轉變涉及到進入web 2.0時代的發展情境,要讓科技宛如facebook的社交網站,實乃根源於對人的空間知識與科技社會有著分殊且差異的想像。本文嘗試論證:為提升高科技產業動能而設計的通識/行動課程,正宜作為標榜科技立國的台灣高教中少數幾個跨領域可以反思科技「濟世利民」本質的觀察窗口。藉由分析近二十年台灣GIS科技教育由「地理資訊系統」到「地理資訊之學」的轉變,從科技課程網站開始增加不同種類的互動服務,更是說明了大學對於科技「公共性質」的形象塑造實乃關乎社會永續、族群關懷、與弱勢照顧面向的創新走向。反思這一系列教與學場域中所與時俱變的「文化」知識,包括對於初階通識教育課程中的人文關懷、服務學習課程中所理解的社會需求回應、乃至於科技專業課程中「深耕地方文化」的信念,是如何參與著GIS科技的社會轉譯,繼而使「科技物」成為當代行動的樞紐平台?到底科技教育可以多大程度「修改」我們的社會?真能使用戶端「增能」原本行動的目標、角色和利益?是不是當GIS課程引入一個新的科技產物,我們便為人群間創造出一些新的連結,而那又將是具備怎樣溝通特性與凝視框限的科技平台?
Google Earth和GPS的地理教學設計
(陳哲銘,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地理教育向來強調讓學生親身去觀察生活環境,在實際情境中體驗課堂所學到的抽象地理概念,也透過認識生活周遭的地理議題來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問題解決的能力。將Google Earth和GPS這些易學易用的生活科技融入到地理教學中,學習變得具有冒險、挑戰、好奇、新鮮等特性,能讓學生產生內在動機去主動參與活動,有助達到地理教學中「寓教於樂」的目標。這個場次將分享融入Google Earth和GPS的地理教案,包括遊戲學習、問題導向學習、合作學習和行動學習等不同方式的教學設計。
歷史GIS的發展與反思
(顧雅文,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歷史學向來是個寬容的學科,接納其他研究方法與概念的呼籲似乎始終沒有停頓過,而GIS扮演的工具性角色正如透鏡一般,藉此,「內生」於歷史中的空間因素能夠「外顯」,歷史研究的視野也更加寬廣。自1990年代以來,GIS觸角伸至人文領域,在社會科學及歷史學界引起注目,甚至出現「歷史GIS」一詞。歷史GIS十多年來的發展顯示出幾個趨勢,不僅從大計畫走向個人研究,亦從推廣熱潮走向批判性運用;另一方面,其在歷史教學上的優勢也逐漸受到矚目。
台灣文化資產地理資訊系統發展現況與研究議題
(廖泫銘,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助技師)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Cultural Resource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RGIS)是以『空間』為主軸概念,搭配地理資訊(GIS) 及內容管理系統(CMS)技術,彙整各類有形、無形文化資源之空間及屬性資料;並搭配各類型地理資訊,包含歷史圖資(台灣堡圖、各時期地形圖)與當代圖資(Google 衛星影像、地形圖、電子地圖)等,建構完整的資訊整合平台,能針對各類有形、無形之文化資源,包括寺廟、古蹟、歷史建築、老樹、神明活動、祭祀圈等等,進行資訊有效管理與創新應用,並以地圖與多媒體方式呈現各式主題地理資訊。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能提供四項主要效益:1.充分掌握文化資源的分布與各項屬性、2、整合各式學術田野調查成果、3.整合不同文化資源載體型式、4. 數位化典藏文化資源。CRGIS可以用於文化資源之管理與應用,為文化創意產業扎根,並可延伸出多方面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
當GIS遇上整合行銷傳播:
交大「讓新埔不只是過客」與地方文創遊憩產業結合的案例分享
(林崇偉,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讓新埔不只是過客」是「交大讓單車客(課),不只是過客」後另一次結合GPS/GIS課程教學、地方產業與網路創新的嘗試。過去所結合的是數位典藏理論與實務相關課程,這回則想試著結合整合行銷傳播( IMC)與服務學習的一些概念來發展。
在課程設計與教學目標方面,我們結合文化資產保存、區域發展規劃、文化創意產業、地方商圈輔導與衛星定位技術的外聘專家學者,以搭配任課教師共同進行專題講座和研討方式,讓同學充分掌握融合理論與實務的知識。更選取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位於竹北)鄰近的新埔鎮作為田野和學習場域,以問題導向式學習法(PBL)帶領同學進行參與式觀察,建立學術研究與在地文創產業間紥實的交流關係,訓練學生對實務案例營運策略和發展模式的批判、思考和檢討能力。在理論與專業技術訓練方面則包括當前數位媒體網路社會的發展、消費者行為分析、產品和服務創新、價格與通路策略、專案管理和企劃、各種說服性傳播工具組合、應用時機與策略等面向,尤其注重以結合資訊與傳播科技(ICT)推廣地方商圈文創產業發展。在推動策略和途徑方面,課程強調人文與科技的對話,培育交大人文社會與理工資訊學生能夠跨領域合作,結合數位與人文進而落實於專業領域的能力。結合「科技創新」,建置能串連實體和虛擬的GeoWeb2.0平台,嘗試創造出一個融合文化生活與休閒遊憩資訊交流的互動場域;連結「世代創新」,嘗試以年輕人最流行與擅長的部落格行銷,吸引並刺激不同世代間的對話和傳承;最重要的,嘗試要以社群部落格BOT建置的「模式創新」,希望能夠幫忙克服在地商家與社區進入門檻,推動在地化與網路化的智慧生活科技應用與常民參與機制。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