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導向地理資訊系統教材(電子書)

2009年9月2日

八八風災後的前瞻性跨學科討論會

氣候變遷、國土保育與台灣原住民族的社會文化願景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主旨

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其中更以大量原住民聚落以及族人賴以為生的周遭領域受災最為嚴重。國內的社會文化人類學者,長期關注台灣原住民族固有文化體系與當代社會發展的各項議題。不僅對於傳統聚落組織、文化認知、人地關係、環境智慧的研究,累積了可觀的研究經驗與成果;對於各聚落自願性或政策性的遷村歷史、晚近遷村計劃的得失成敗、市場導向栽培形態擴張的利弊互見、土地超限利用的成因與實況,以及山區各種內外因素導致的國土保安危機等當代議題,也都著墨頗深。並且曾在不同時期、透過不同管道,對於政府的政策提出建言。但是,2009年的這次風災水災,造成原住民部落的覆滅、生命的損失、或舉村的流離失所,規模之大,前所未見。除了政府怠惰,欠缺長遠國土規劃等常見的可歸咎肇因之外,全球暖化所帶來「嚴厲氣候」(severe weather) 的頻繁且加劇,這一氣候變遷的巨大陰影,也明顯成為學術界討論原住民家園重建與未來發展時,無法規避的重要變數。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自創所以來,即與台灣原住民各族人士,建立並維繫著長期的學術夥伴關係。在這個重大災變已然降臨的時刻,義不容辭的理應本諸學術的專長與能力,邀集其他相關學科專家學者,整合「氣候環境」、「政策規劃」與「族群願景」三個面向,集思廣益,展開討論,設定議題,並且探索組織長期集體研究計劃的可能性。期望對於遭受災變原住民部落的復員與發展,以及此次未遭變故,但面臨同樣威脅的部落未來,提出以學理為基礎、以人群共同願景為關懷的具體建議。

會議時間:民國九十八年九月一日(星期二)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三十分
會議地點:台北市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第三會議室 (R2319)

議程與各場次主題

報到:上午 8:30 ~ 9:00
開幕致詞: 上午 9:00 ~ 9:10 黃樹民所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第一場: 上午 9:10 ~ 10:30
氣候變遷與全球原住民的困境:台灣、世界南島民族與其他原住民族處境的異同
主持人:蔣斌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邀請與談人:黃應貴(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柳中明(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及全球變遷研究中心)

全球暖化的影響正全面顯現,居住在太平洋環礁以及沙漠周緣的人群首當其衝,但是更頻繁的嚴厲氣候,衝擊所有的人群。整體而言,原住民族對於全球暖化,應負的責任最輕,但是受害最深。世界其他地區的現況與因應之道,有什麼台灣原住民以及政策制定者可以借鏡的地方?台灣目前在全球暖化中受衝擊程度的評估為何?整體的政策因應之道方向如何?台灣原住民特殊的處境與應該受到的關照為何?

休息: 上午 10:30 ~ 10:40

第二場:上午 10:40 ~ 12:10
台灣原住民「傳統」環境智慧與聚落遷移:從自發選址到政策遷村的比較與檢討。
主持人:朱瑞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邀請與談人:台邦.撒沙勒(大仁科技大學觀光事業系) 
                 鄭瑋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林曜同(台北藝術大學) 
                 蔣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台灣原住民各族,自古就有因為尋找耕地或獵場,或者躲避災害而進行聚落遷徙的歷史。「傳統文化」中的選址條件為何?自日據時期至今的政策遷村案例,多數的考量為何?政策遷村成功與失敗的案例如何?此次風災中受創最重的聚落,屬於哪一類?是否有證據顯示,傳統選址方式決定的「古」部落,受創較輕?傳統的選址智慧,在長程氣候變遷的條件下,是否仍然有其價值?

午餐:下午 12:10 ~ 13:30
第三場:下午 13:30 ~ 15:00
當代政經、環境條件下的部落重建之道:新聚落、舊聚落還是「古」聚落?
主持人:陳文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邀請與談人:林益仁(靜宜大學生態學系) 
                 蔡志偉(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 
                 官大偉(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本次風災中覆滅、受創、撤離的聚落,重建過程實際可行的選項有哪些?何種政治、派系、產業、土地所有權因素,限制了可能的選項?對於已經不適合居住的(可能是政策遷村形成的)舊聚落,遷回「古」聚落的可行性如何?

休息:下午 15:00 ~ 15:10
第四場:下午 15:10 ~ 16:40
災難人類學與心靈創傷的復健:人群的連結、界限的跨越與災禍的歸因
主持人:郭佩宜(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邀請與談人選:容邵武(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日宏煜(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
                    陳淑惠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人類學對於人生中不幸事件的研究,有很長久的歷史,二十世紀中葉衍生出「究責」(accountability) 理念研究的民族誌,對於了解不同族群的社會觀、宇宙觀,具有重要的意義。晚近人類學對於戰亂、天然災害、工業災害、政治動員、恐怖攻擊的研究,更方興未艾。從這些研究中顯示,諸如「國家」或「資本主義核心」的妖魔化,儀式或劇場的療效,各種另類醫療的理論與實踐,都成為弱勢者或受害者能動性的表現。災難人類學的研究,在九二一災後重建的過程中,曾否產生過積極的作用?在這次風災的災後重建中,能否有進一步的發揮?

綜合討論:下午 16:40 ~ 17:30

1 意見:

Jinlin on 2009年9月2日 晚上7:10 提到...

轉錄自自由時報(記者林嘉琪)

屆時連台北盆地都會被淹了

八八惡水災害還未退散,環境危機更在劇烈惡化,「台灣澇旱危機來臨,強颱數量還會增加。」中研院學者指出,受全球暖化影響,氣溫持續飆高,冰融持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指出,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一公尺,屆時屏東縣林邊、佳冬、彰化甚至台北盆地等台灣一成多土地都將「泡湯」無法住人,加上山區土石流頻傳,考驗台灣政府如何制定因應政策、如何與天共存。


暖化致澇旱頻繁 須訂新政策


中研院昨天舉行「氣候變遷、國土保育與台灣原住民族的社會文化願景」討論會。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汪中和指出,全球面臨暖化危機,降雨強度三級跳,資料顯示,台灣以往有三成時間處於乾旱範圍,雖偶會出現豪雨,但有對應方法,然而近年幾個颱風都屬例外情況,帶來水淹中山高、八八水災等災害。氣象學者指出,今年所有指標都指向乾旱,沒想到莫拉克颱風太極端,降雨量全集中南部,土石流及大雨重傷台灣。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主任劉紹臣指出,台灣冬春乾旱、夏天大雨,影響農耕,造成糧食匱乏、蓄水不足,面對澇旱交替事實,政府必須重新思索設計水利政策及工程。


山區有土石流威脅 不適合居住


汪中和更指出,氣候異常現象近年規模更大、頻率更高。台灣在一九九四年八月有三個雨量驚人的颱風、一九九八年十月出現二個、二○○一年九月一個,間隔四年及三年;二○○七年八月三個、二○○八年九月二個、二○○九年出現莫拉克,間隔縮短到二年到一年,頻率縮短,雨量規模變大。「就算有效節能減碳,二十一世紀末仍會增高二度,人類若不改變,氣溫會升溫四度。」劉紹臣指出,一旦世紀末溫度增高二度,全台灣前十%強降雨量會增加二.八倍;若不力行節能減碳,到世紀末將增高四度,前十%強降雨量會增加五.六倍,颱風會帶來豪大雨量,最值得憂慮的是「小時瞬間雨」暴增,土石流增加量更大,摧毀威力難以想像。劉紹臣認為台灣山區危險,不適合人類居住。汪中和更指出,IPCC預測本世紀結束前,全球海平面將至少上升一公尺,台灣會有一成沿海或低窪地區被淹沒,宜蘭沿海、台北盆地、桃竹沿海、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林邊、佳冬、台東,都是被淹沒的高風險區。台灣山區及沿岸的環境危機夾擊民眾生存空間,該怎麼辦?值得深思。

 
G-contents@NDHU Copyright © 2009 Blogger Template Designed by Bie Blogger Template